咨询热线010-84856515
24小时专家热线010-84856515
旅游规划作为重要的生产力因素,已经成为旅游开发的必要条件。通过系统分析发现,在旅游规划工作中,注重文化人类学视角和方法的运用,形成“以人为本”的规划哲学,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一、旅游需求的转型需要创新
旅游体验诉求的转型。客观上讲,在大众旅游时代,人们的出游诉求更多地停留在“表面经历”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旅游者追求的是“到此一游”的效果,对旅游目的地的要求“可看、好看”。基于这种旅游诉求而形成的旅游目的地发展模式就是传统的“门票经济”模式。
随着人们旅游阅历的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开始追求在旅游目的地深度体验,他们希望能够主动地走进旅游目的地,希望能够在旅游目的地更从容地停下来,能够参与融入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中去,有些人甚至希望能够在旅游目的地更长久地停留居住下来。因此,深度体验的出游诉求就要求旅游目的地能够从“可看、好看”上升到“耐看、再看”,能够挖掘出目的地的丰富文化底蕴,展现目的地与众不同的韵味,使游客觉得“真不虚此行”,而且让游客有一种想反复到这个地方来旅行的冲动。基于这种旅游诉求而形成的旅游目的地发展,强调的是旅游的综合性带动功能和广泛的融合性作用,强调的是旅游发展所带来的包括经济效应、文化效应、社会效应、环境效应等多种效应在内的综合效应。
基于对旅游者的需求分析,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以休闲度假、养生养老、运动休闲为概念的旅游经典项目出现广东的十字水休闲度假区、深圳观澜湖高尔夫运动休闲度假区、养生养老的有西溪湿地、海南的亚龙湾等等。
二、旅游产品创新
从旅游目的地的角度看,旅游者已经不再局限于到旅游景点观光的游客,旅游者更渴望通过旅游互动体验、旅游学习体验、旅游个性化体验、他们从简单的观光已经转变成休闲度假者、商务旅行者、身心体验这等各类消费群体;旅游活动也不再局限于观光游览,而是进一步泛化涵盖了景点游览、城市旅行、文化体验、度假休闲、特种专项等多元复合的各类消费形态。也就是说,需要深刻把握从单一观光产品到复合型休闲产品的转型趋势。
旅游目的地需要提供的产品不仅仅是围绕传统的旅游景区展开,而且需要研究、挖掘更广泛的旅游吸引物构成,需要研究更广泛消费者的需求特征,提供更加多样丰富的旅游目的地产品;需要围绕需求转型的本质寻求新兴旅游供给的突破,围绕着休闲的本质和主流目标市场寻求规划建设的方向性突破。
三、旅游发展模式创新
任何利益都是存在于网络化的关系之中的,对于旅游目的地而言也是如此。在便捷的交通网络没有形成的时候,每个旅游目的地尚有可能以孤岛的形式存在,尤其是某些具有独特旅游吸引物的旅游目的地可以以增长极的方式在特定区域内存在。但随着交通的便捷化发展,极化效应很难持续,扩散效应相应形成。每个旅游目的地想要继续封闭式的独立发展将变得越来越困难,而是需要考虑在一个结构性的发展框架中的发展问题,需要通过与周边地区的区域性合作,形成差异发展、互惠互利的利益共同体。正是基于这种相互交织的格局,旅游目的地在发展旅游经济的过程中,不仅要抓好资源整合、产品开发、项目推进等工作,同时更要抓好形象定位、概念塑造等工作。通过准确把握目的地赋存资源的特质,形成目的地形象的科学定位,打造形成具有市场号召力的旅游概念,构建具有强大客源吸附能力的旅游场,从而推动目的地的竞争性发展。
北京华汉旅规划设计研究院一直专注于旅游规划的研究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将旅游规划的创新理念和创意成功融入到多个项目案例中,为旅游景区的发展提供了支持。
北京华汉旅规划设计研究院
网址:http://www.bjhhlv.com/
全国免费热线:400-007-0768 010-58236282
传真:010-58235542
市场咨询邮箱:huahanlv@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