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10-84856515
24小时专家热线010-84856515
西藏旅游业的发展必须突破传统的观光模式,定位于高层次旅游形式, 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重点开发建设一批规划设计科学、配套设施完善、服务质量一流、品牌形象突出的旅游产品, 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粗放式的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1. 实施科学旅游规划
实施科学规划是西藏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保障。首先, 做好开发区域范围的规划, 明确划分重点开发区、优先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与禁止开发区的范围。拉萨作为重点开发区,林芝地区部分自然风景区应予以优先开发。纳湖、羊湖、珠峰等生态旅游景观将作为限制开发区,严禁建设人造景观,在保护的前提下发展高端原生态旅游。生态系统脆弱的湿地、原始森林将作为禁止开发地区严禁任何旅游行为。其次, 做好景区建设规划。做到旅游基础设施、医疗救助设施、旅游购物场所、环境监测设施、卫生保障设施与旅游产品主体的协调,与宗教文化风俗习惯的协调, 与社会经济长期发展计划的协调。第三, 做好旅游产业与配套产业互动发展的规划, 提升相关产业档次, 通过旅游业带动整个西藏经济发展。
2.加祭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改扩建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是西藏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迫切需要。充分利用贡嘎机场和林芝机场,加开西藏往返国内大中城市的航班, 适当增加国际航线; 重点改造塌方、落石频发路段, 改善四大旅游区间道路连接状况, 实现客流循环, 为打造环线旅游提供切实保障; 改善宾馆饭店的硬件设施,提高服务质量, 严格执行星级评定标准, 全面提高宾馆饭店业的整体水平; 加大景区接待设施维护改造力度,兴建并完善游客接待中心、旅游购物中心、信息查询、邮政服务、公共卫生等配套设施增加对景区医疗机构投入,提高其应急处理能力I在公路沿线增设简易医疗站和氧吧, 配备必需的医护人员和救治器械, 及时提供紧急医疗服务鼓励农牧民以农家乐、牧家乐等形式开展民间旅游,提高景区接待能力,缓解旺季客流压力,通过这些措施,促使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民收入提高。
3.深入进行产品营销和产品创新
实施品牌营销和产品创新战略是西藏旅游业开拓市场空间的有效途径。较低的开放程度和媒体宣传的放大效应使西藏成为“雪域高原”、“生命禁区” 的象征,从而丧失了自然的亲切感,形成了游客进藏的心理障碍。相关部门应协调合作,利用互联网,任用形象大使,借助城市户外广告等手段拓展营销网络,并与四川、云南等周边旅游大省积极合作,建设网络化管理运作体系,共同开发旅游产品,为西藏旅游塑造贴近生活、诚信可靠的新形象。在原有雪顿节、赛马节等基础上,深入开发民族风情、节日赛会等具有较强吸引力和体验性的产品,并在不同季节赋予不同主题, 以改善旅游资源丰度较低和平衡淡旺季客流差距。
4.加强与相关产业合作
打破传统旅游格局、加强与相关产业合作是西藏旅游业加速发展的必由之路。相关部门应统一规划、协调互动,实现以下几个结合一是建立完善旅游业与信息网络产业的结合。推进数字化旅游建设,建立直观、准确、便捷的旅游信息网络, 提高相关信息处理、检索和传输效率,促进与国家旅游局及国内外重要客源地旅游信息网络的连通和无缝整合, 建立高速、便捷的旅游信息通道。二是重点抓好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结合。发掘各级组织与民间艺术团体的作用,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特许等方式参与其活动, 引导和带动广大农牧民加入旅游文化事业,挖掘民族文化精髓, 推出一台或几台高水准的民族大戏,打造西藏旅游的文化品牌。三是强化旅游业与民族手工业的结合。发挥各地传统手工业优势,在保持藏民族手工艺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扩大藏毯、服饰、唐卡、金银铜器、藏香、藏饰等特色手工艺品的生产,通过游客中心、购物中心带动旅游消费。四是深化旅游业与藏式餐饮业、高原生态农牧业的结合,在旅游地推出高原绿色餐饮,增强体验性,全面提高旅游产品档次。五是实现旅游业与藏医药产业的结合。藏医药是祖国医学的瑰宝, 以旅游为媒介将其发扬光大, 同时也丰富了旅游产品的形式与内涵。
5.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西藏发展高层次旅游的关键所在。特殊的社会、经济、生态地位以及旅游资源本身的原始性和不可再生性,对景区的规划、设计、监督管理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高层次的定位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重点引进产品开发人才、经营运作人才和品牌开拓人才 扩大内地受委托高院培养西藏旅游专门人才的范围和规模,塑造一批深谙藏民族传统文化、具有现代经济管理知识的本土人才加强内地优秀导游援藏力度,尽快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化服务水平、适应体验旅游、生态旅游发展要求的导游员,在西藏旅游发展中发挥中坚作用I利用职业技术教育,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选拔一批训练有素的基层骨干人员,并开展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后继培训; 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旅游业,面向农牧民开办各类培训班,发现和扶持民间经营能手, 把广大群众纳入现代经济循环,开创西藏旅游经济的良好局面。
6.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维护生态平衡, 防止环境破坏是西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青藏铁路开通后,预计每年将增加90万人次的进藏旅游,如何妥善处理游客增加带来的负面影响已成为西藏旅游健康发展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 以人与环境和谐共处为取向进行西藏旅游规划、开发与经营尤为重要。当前,应加强对已发生破坏现象的景区治理,启动雅鲁藏布江及峡谷、拉萨河、年楚河等流域的污染防治工程,净化罗布林卡、龙王潭等人文景观水环境,逐步缓解珠蜂等自然保护区的垃圾问题, 尽快实现景区垃圾无害化处理}强化对未出现破坏现象景区的环境监测与管理, 运用现代技术加强环境应急体系建设,防范破坏环境的事件发生I遵循自然规律,科学规划,合理开发,保育兼顾,在保持原始自然风貌的基础上开展旅游活动,展现一个稳定、繁荣、壮美而又独特的西藏。
北京华汉旅规划设计研究院
网址:http://www.bjhhlv.com/
全国免费热线:400-007-0768 010-58236282
传真:010-58235542
市场咨询邮箱:huahanlv@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