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10-84856515
24小时专家热线010-84856515
1)确定建园的目的、性质、任务。
2)确定植物园的用地面积、分区及各部分的用地比例。一般展览区用地面积较大可占全园面积的40%~60%,苗圃级实验室区用地占25%~35%.
3)确定展览区的位置应考虑方便的交通,使游人易于到达;用地地形富于变化,满足不同生态要求的植物生长,有利于创造丰富的景观。偏重于科研、生产性的展览区,游人量较少或不对游人开放,宜布置在稍远的地点。
4)苗圃试验区是进行科研和生产的场所,不向游人开放,应与展览区隔离,设有专用出入口,并且要与城市交通有方便的联系。
5)确定建筑的位置和面积。植物园建筑有展览性建筑、科学研究用建筑及服务性建筑三类。
6)植物园道路系统的布局与公园有许多相似之处,一般可分为三级:
①主路。4~6m宽,是园中的主要交通路线,应便于交通运输,引导游人进入各主要展览区及主要建筑物,并可作为整个展览区与苗圃试验区,或几个主要展览区之间的分界线和联系纽带。
②次路。2~4m宽,是各展览区内的主要道路,一般不通大型汽车,必要时可通行小型车辆。它将各区中的小区或专类园联系起来,多数又是这些小区或专类园的界线。
③小路。1.5~2m宽,是深入到各展览小区内的游览路线,一般不通行车辆以步行为主,为方便游人近距离观赏植物及日常养护管理工作的需要而设。有时也起分界线作用。
目前,我国大型综合性植物园的道路设计入园后的主路多采用林荫道,形成绿茵夹道的气氛,其他道路多采用自然式的布置。主路对坡度有一定限制,其他两极道路都应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形成婉转曲折的游览路线。道路的铺装图案设计应与环境相协调,纵横坡度一般要求不严,但应保证平整舒适和不积水。同时要注意道路系统对植物园各区的联系、分隔、引导及园林构图中的作用。道路应成环状,避免游人走回头路。
7)植物园的排灌工程。植物园的植物既进行展览又兼科研,要求品种丰富,生长健壮,养护条件要求较高。因此,排灌系统的规划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一般利用地势的自然起伏,采用明排水或设暗沟使地面水排入园内水体中,如距水体较远或排水不顺的地段,需铺设雨水管,辅助排出。一切灌溉系统均以埋设暗管为宜,避免明沟破坏园林景观。
北京华汉旅规划设计研究院
网址:http://www.bjhhlv.com/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007-0768 010-58236282
传真:010-58235542
市场咨询邮箱:huahanlv@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