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10-84856515
24小时专家热线010-84856515
(一) 没有形成完整的小城镇规划理论体系
目前,不少地方在进行小城镇建设时缺乏重点,对城镇布局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所以并没有开展相应的规划工作,而是盲目照搬其他地方的经验,造成了很多小城镇在产业结构、平面布局和建筑风格设计上相互雷同,以至于出现了“千镇一面”的现象。二是很多地方的在进行小城镇建设时缺乏详细的修建规划和控制性规划,使建设工作在很多时候不得不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这样一来,像容积率、绿化率等技术指标就难以控制和落实。另外,不少地方的总体规划已经编制了很多年但没有进行及时的修改,对建设工作的指导作用也因此大打折扣。
(二) 规划理念落后、基础设施不足
由于受资金、观念和产业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少地方小城镇规划建设的水平较低,诸如供水、供暖、排水、道路、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很多地方出现了“新房加土路”、“有路无排水”等现象。另外,还有不少地方仍然走不出“沿路走廊式”的建筑布局和“二层小楼”的传统观念,这样就难以形成高档次的住宅区,严重阻碍了居民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总体提升。
(三) 土地开发过热,资源浪费严重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未完全建立,原有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政府控制力明显减弱,新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成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政府必然通过将大量土地投放市场来满足发展的需要。因此,“用地规模已突破”成为规划修编的普遍理由,各城镇要求通过规划编制来扩大规划建设用地规模,供长期发展用的土地在短期内大批量地出让给了开发商,政府失去了土地控制权,从农民手里征得的土地被大量闲置,引发一系列的社会冲突,可能的土地升值都落人开发商的钱包,严重危及城乡的可持续发展。
(四) 环境污染,影响农民生产生活
这些年来,大中城市对建设项目的环保评估抓得较紧了,许多有污染的项目不断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小城镇转移。小城镇无论从管理水平和资金投入方面都不可能达到严格的环保要求,有害气体和废水往往直接排放,造成严重的大气和水污染,给附近村民的生活和生产造成伤害。
(五) 小城镇缺乏地域特色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小城镇为主要聚居点的新一轮建房热潮席卷大江南北。而材料、设备、施工的趋同化,使得从南到北都是枯燥单调的方盒子楼房和粗陋的装饰。地域建筑文化特色丧失,地方材料和有科学价值的传统技术方法被弃用,全国各地小城镇住宅已经没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北京华汉旅规划设计研究院
网址:http://www.bjhhlv.com/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007-0768 010-58236282
传真:010-58235542
市场咨询邮箱:huahanlv@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