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性
乡村旅游的空间、活动、规模以及社会结构和文化都具有乡村的特点。
文化性
乡村作为传统农业文化的保留地,具有“原始、古朴、真实、自然”的独特性,不仅契合了现代旅游者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需求和愿望,而且在当今城市国际化、信息化和飞速发展的激流中,乡村传统文化愈发显示出地域文化的特色和归宿。
生态性
乡村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田园风光、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纯朴的民俗文化,使乡村保持着人与自然的真实接触,体现了传统农业社会“天人合一”的精神本质和现代人回归大自然的精神需求。
体验性
乡村旅游是以体验农耕文化和乡土传统为特色的旅游,乡村旅游适合于在生活中去感受和体验。“文化体验+乡村休闲=绿色度假”是乡村旅游的核心。
基于以上认识本次规划将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为:
解放思想,统一认识,明确旅游业发展对于黟县社会经济和城乡建设的重要作用;
从旅游业发展现状、资源与市场、区域竞争与合作等方面综合比较分析,客观评估黟县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就与问题、机遇与挑战;
摸清家底,客观分析评价黟县乡村旅游发展的资源条件;
从市场细分的角度分析、判断和预测黟县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
结合大黄山旅游圈和古徽州乡村旅游联盟的发展,明确黟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定位、目标、发展战略与发展思路,确定黟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形象;
合理进行黟县乡村旅游发展的空间布局,明确各片区的功能定位;
按照资源——市场双重导向原则确定黟县乡村旅游产品的发展体系;
策划黟县乡村旅游发展的重点项目;
制定黟县乡村旅游发展的目的地营销推广战略和具体措施;
从旅游大产业的发展观出发,提出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和服务提升规划;
围绕战略目标,制定规划实施的五年行动计划和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