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鸣锣开道——宣传造势
要在旅游景区销售上有所作为,我们就要告别“酒香不怕巷子深”思维。要冲锋,先吹号。在宣传上先做铺天盖地的动作,让人觉得它是突然从天上掉下来的,从地下冒出了的,看多了,听多了,各级销售渠道再跟进,自然容易多。因为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产品认知过程。包括,销售体系延伸到主要客源市场和开拓二级市场都是非常有效的方式。
2、 撒网捕鱼——建构营销网络
建立一个立体的完善的营销体系是一个企业成熟的标志。除了在内部建立营销机构和强有力的营销团队,也该考虑在主要客源市场的中心城市建立办事处,便于及时和当地的旅游代理商沟通同时能迅速掌握市场信息。逐渐形成公司决策——景区驻外办事处执行——旅游代理商代理——游客传播——潜在客源的基本销售体系。而另外一只手就是公司决策——景区驻外办事处执行——重要(大)客户参与并传播——潜在客源的销售体系。两只手都重要,形成互补。新型营销体系还要当地媒体(或政府)整合进来,即:我投放广告(或支持主办的活动、会议),你要参与活动的策划组织,从而拉动销售。九寨天堂、碧峰峡的营销体系可以借鉴。至于推广全员销售的思路也可以尝试。一个分公司就是一个宣传销售点。集团内的任何一名员工都是销售人员。
3、 借鸡下蛋——合作推广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景区的产品、景区的活动、景区的部分资源可以拿出来和有实力的品牌公司、代理商共享,以达到共同受益的目的。例如:和中国人寿保险、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公司合作,一起策划活动,景区出平台、和广告的资源,合作方提供自身的客户资源、广告资源。宣传对方,也在宣传自己。尤其是知名企业内部活动,是景区销售直接获利的最好方式。
4、 唱节日歌——打节假牌
每年都有十多个中外的主要节假日,也是旅游的商机所在。小节日上一般在宣传上造概念,表姿态;在大节假日上,做适当的活动和比较大的宣传,比如黄金周和三月三节日。唱好四季歌,打好节日牌。
5、 步步为营——分步营销
对于销售,我们还是要采取务实的做法,先抓住主要客源市场,经营1年以后开始进行二级市场的渗透,着手省外内陆地区的销售开拓,同时对重要省会城市的都市报、旅游代理商开始接触。第三年着手全国主要市场的销售推广。这样在销售精力和推广经费上的运作才会比较有把握。
6、 人以群分——细分市场
在对客源市场的研究需要细分化,针对不同群体,采取不同的营销和推广形式。客源市场的主体还是中等阶层,或偏向于大众型消费。尤其是开业后的头两年的旅游消费者以来“看一下,游一下”的想法比较多。所以在头两年的销售,在价格策略、宣传策略上都还是以这部分消费者为主。而到了每年的淡季如冬季、春季就要对消费者群体进行锁定细分:公司类别、年龄结构、收入结构的分析,然后采取相应的宣传、营销手段。
7、 制定菜单——产品多样化
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制定不同形式的线路产品、水上活动产品。以道路交通为基础,建成临近交通主线的休闲乡村。市场定位于水果、农副产品批发,餐饮、水果购买、休憩,城市休闲旅游,社会主义新农村观摩旅游,自助
自驾旅游的延伸项目。
8、 量身订做——满足个性需求
为了满足大客户的个性需求,可以给来此旅游、度假、会议、活动的大客户根据其公司的特点量身订做一些旅游形式,便于大客户在旅游的同时获得更大的收获。如:中国人寿、电视台、中国移动举行的工作型旅游。在这里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们不仅可以提供一个旅游消费的平台,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将协助大客户把这个平台变成它的工作平台。
9、制造概念——满足各类人群需求
为了打造的品牌,为直接销售铺好路,可以大量的制造一些概念。针对不同的季节、不同的人群精心策划,比如:黎族医药神秘概念、健康减肥概念、山水夏令营基地概念、黎家风情概念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