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10-84856515
24小时专家热线010-84856515
(1)、旅游宏观政策、管理体制有待健全,管理力度需要加强
1、经济实力不强,产业扶持力度不够。哈尔滨市是一个老牌重工业城市,在经济体制转轨、企业转型转制时期,历史包袱大,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艰巨。从国内生产总值、对外出口贸易、实际利用外资、人均储蓄额等方面,哈尔滨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次靠后。这在客观上制约了政府对旅游业的产业政策、扶持力度,也影响到外资、民营资本对旅游的投入。
2、主观上对旅游产业的关联性、依托性强认识不足,政府主导战略不到位,旅游综合协调机制没有形成。其一,在原作为旅游议事协调机构的哈尔滨市旅游委员会刚刚撤销后,作为全市大型经贸旅游活动的哈尔滨冰雪节组委会办公室又划到市旅游局。对于大旅游、大产业的协调与管理,对于冰雪节这样的大型节庆活动中相关部门特别是民航、铁路等部门的协调,缺乏统一、权威和社会化的管理,旅游管理机构尚未找到发挥其职能的正确位置。其二,在县(市)政府机构改革中,大部分县(市)的旅游管理机构没有得到加强,旅游局还是事业单位,人员又少,却肩负着发展旅游事业的承重使命。
3、旅游行业管理职能,管理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其一,管理机构与机制不健全,职能不完善,缺乏必要的经费和设备。其二,行业法规不完善,执法水平不高,导致管理出现漏洞,一些管理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其三,旅游服务质量、安全设施、旅游教育培训能力、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等亟待提高。
4、旅游行业管理中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问题比较突出。全市400多个旅游经营单位分属100余个部门管理,许多旅游经营单位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政企分开,条块分割的管理使管理权限不清,部门关系不顺,割断了旅游产业的内在联系。目前,哈尔滨的旅游宏观管理体制不顺,缺乏总体规划。
5、旅游协会等行业组织尚不具备协调和自律功能。
(2)、旅游资源开发层次较低,“满天星星,没有月亮”
由于缺乏统一科学的规划,全市除冰雪大世界、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二龙山风景名胜区、金上京博物馆外,旅游区(点)大多数属于浅层次、低水平开发经营;滑雪场、度假村、水上漂流等出现低水平重复开发,缺少全年开放的冰雪及其它主题公园;森林公园缺乏特色;水库开发基本雷同;东北民俗旅游没有规模和深度;农业旅游初步开发;工业观光尚未起步;太阳岛正在加紧整治,效果还需时间和游人检验。全市旅游景区(点)数量虽然不算少,但普遍规模小、档次低,缺少精品与亮点,吸引力差。
(3)、旅游市场狭窄,冬火夏旺春秋淡。
哈尔滨地处我国东北边陲,距国内东部和南部地区主体客源市场较远,游客空中进入交通费用较高,铁路进入耗时多,旅游季节性较强,一年之中旺季较短,平季、淡季时间较长,影响了远程游客的进入,形成了国内客源市场狭窄,省内居民为传统主体市场的状况。入境游客中,俄、日、韩及东南亚占80%以上,西欧、北美客源较少。
受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哈尔滨冬季冰雪旅游成为全国旅游热点,夏季休闲避暑也小有名气,春秋两季天气变化剧烈,城市环境质量稍差,天然景观少,旅游活动不活跃。
(4)、旅游六要素缺少特色、缺乏精品,发展不均衡,影响接待水平
在旅游服务六要素中,“住、食”在数量上已基本满足市场需求,哈尔滨市区内的旅游住宿、饮食设施的软硬件和质量管理水平均高于其他所辖县(市),但大部分县(市)的旅游住宿设施尚未摆脱“招待所与大车店”模式,餐饮单调,缺少鲜明地方特色。“行”的问题较多,旺季买票难特别是火车票订票难成为难中之难,大多数县(市)的旅游主干路和次干路可进入性较差,旅游交通仍为“瓶颈”。“游”的项目上规划、开发设计巧妙持久吸引人的旅游区(点)较少。“购、娱”缺乏地域性,丰富的原材料和文化项目有待加工和深度开发。旅游商品的生产品种较单一,没有形成规模,旅游纪念品缺乏纪念意义。冰雪旅游产品蜚声国内外,但尚未形成标志性名优品牌的旅游纪念品。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升华,旅游文化娱乐活动项目总体水平不高,缺少集中代表旅游形象的高水平的娱乐精品和固定的旅游表演场馆。六要素相互制约,影响旅游服务接待水平。
(5)、旅游企业经营规模小,实力弱,效益差,经营困难。
北京华汉旅规划设计研究院
网址:http://www.bjhhlv.com/
全国免费热线:400-007-0768 010-58236282
传真:010-58235542
市场咨询邮箱:huahanlv@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