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特色旅游业要更好的发展,更有效地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就必须建立健全旅游管理条例,形成管理机制。
华汉旅以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努力建设发展
区域特色旅游的良好环境。
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全力协同做好
区域特色旅游的服务指导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区域特色旅游是有效途径之一,如“农家乐”休闲旅游,就是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促进农民增收脱贫的有效渠道。区域特色旅游业起步阶段比较困难,如经费问题、发展模式等,都离不开政府各部门的扶持与引导。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政府各级领导要对发展区域特色旅游作专题研究,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参加的办公室,加强对区域特色旅游开发的领导。二要明确发展思路。领导办公室要在广泛调研基础上,明确特色旅游的发展思路,确立发展试点,确保特色旅游健康发展。三要拓宽投资渠道,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同时要发挥市场机制,鼓励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区域特色旅游项目开发。
2、注重区域特色旅游的科学规划,确保区域特色旅游规范有序发展。区域特色旅游应该有历史文化背景和市场背景,应该因地制宜,力避无序性和盲目性,政府必须加强统筹规划,将区域特色旅游业的发展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自然景观、田园景观、村居民舍、饮食文化和民俗文化等资源,实现区域特色旅游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作用。一要注重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充分考虑投入能力、市场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保持适度开发,合理布局,避免一哄而上。二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区域特色旅游是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理念的,要保护好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和民俗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三是做好区域特色旅游开发配套项目的规划。区域特色旅游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部分,其相关产业要根据不同类型进行规划,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设施共享程度,推进区域特色旅游规范有序地发展。
3、强化区域特色旅游政策支持,推动区域特色旅游业快速发展。区域特色旅游的发展壮大政策的激励和扶持是其助动器,所以要适时制订发展区域特色旅游的扶持激励政策,在人力、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做好引导和指导工作,各个相关部门要利用各自的优势和条件,共同研究出台鼓励发展的政策条例,明确投资在市场准入、工商登记、项目招标、土地使用、金融信贷等方面享受与农业龙头企业同等待遇的规定,减少参与人员和农户经营的风险,促进区域特色旅游的快速发展。
4、加强区域特色旅游环境保护的宏观管理,健全区域特色旅游环境保护
管理制度。区域特色旅游的环境保护是十分重要的,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和成败。区域特色旅游环境保护工作应该突出“防胜于治,防先于治”的管理理念,加大旅游环境保护工作的宏观规划、开发和管理,同时加强科学的环境预测和估计,对可能造成破坏的程度和范围以及景区超载情况进行有效监控和宏观管理,采取切实措施避免旅游开发的短期行为,为打造星级品牌景点做出必要的努力。还要制定一整套环境保护的法规,如《区域特色旅游环境保护暂行规定或条例》等,加强通过法律手段保护旅游环境的力度,促进区域特色旅游的顺利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全国免费热线:400-007-0768 010-58236282
传真:010-58235542
市场咨询邮箱:huahanlv@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