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托管是旅游景区所有者将景区的经营权、管理权交给具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并能够承担相应景区经营风险的法人或自然人去有偿经营,以明晰景区所有者、经营者责权利关系的一种经营管理方式。包括景区的市场营销、内部管理和项目经营等工作,以实现快速发展目标。景区托管是市场对旅游景区各种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提高旅游景区的资本营运效益的重要方式。
景区托管的含义:
换言之就是通过契约形式,受托方有条件地接受管理和经营委托方的旅游景区,以有效实现景区的保值、增值。景区托管经营通过本景区之外的经营管理者把有效的经营机制、科学的管理手段、成熟品牌、资金等引入景区,对景区实施有效管理。同时,景区托管经营过程中受托方凭借自身的管理和资金优势获取一定的经济回报。
景区托管的目的:
景区托管是在不改变或暂不改变旅游景区原先产权归属的条件下,直接进行对景区的资产等要素的重组和流动,达到资源优化配置、拓宽融资渠道以及资产增值的目的,从而谋取景区资产整体价值的有效、合理的经济回报。
景区托管的模式:
1.主托经营。托管团队运营,开发商监管财务,在基础托管费用上再商量出一个保底营业额基数,超出部分由托管团队计提。
2.委托经营。开发商委托托管团队经营,每年给开发商交承包费,托管团队完全自主经营的方式。
3.合作经营。双方商定一个合理的标准,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同分配收益的方式。
景区托管的优势:
1、 景区托管能有效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其目标是提高旅游景区资产的运营效率,因而有利于资源的调动和旅游景区的整改,并有利于景区的中长期发展。
2、景区托管是景区引入有效的经营机制、科学的管理手段、成熟品牌等的便利模式,是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资本质量的重要途径。
3、景区托管是市场对旅游景区的各种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提高旅游景区的资本营运效益的重要方式。
引进专业的景区管理公司,选择适合自己景区的托管经营,是景区走出困境,快速提升其品牌价值和综合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当前,我省大多数景区已进入淡季,景区都在进行今年的工作总结和明年的工作计划,规划明年的发展;同时,一些新建设的旅游景区也在为实现明年良好的发展愿望而谋划。为了给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和旅游环境,也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不管是老景区还是新景区,为避免少走弯路,减少损失,快速发展,都不妨考虑或借鉴一下景区托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