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10-84856515
24小时专家热线010-84856515
华汉旅认为目前全国各地郊野旅游都在利用自己的优势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形式,诸如各级旅游度假区及综合性生态游乐园等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虽然,生态游憩项目在表面形式上显得丰富多彩,但是在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连串问题:
1、生态旅游规划目标市场定位模糊
生态旅游规划应当体现市场导向,更应当体现以民为本的思想,生态旅游面向的目标市场应当属于如前所述的高端人群,不加选择地曲意逢迎大众化旅游市场势必会使当地有限的环境承载力难以承受,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下降,民俗文化遭到侵蚀,败坏生态旅游地的形象,失去本来应有的高端市场。
2、项目缺少特色,受时髦、流行的市场影响,项目建设重复性很大,特别表现在人文景观项目上,各地一哄而上,造成直接竞争资金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 (4)设计、施工不够精致,设施雷同缺乏新意,对生态主题和内容挖掘肤浅,难以吸引游客。
3、生态旅游规划中缺乏环境教育的内容
生态旅游对环境因素尤为敏感,环境教育功能已经成为生态旅游产品的必备和重要的功能。环境教育是生态旅游中必需的环境保护手段和服务内容。但是,受规划专家对环境教育的认识局限以及基于规划委托方利益的“短视行为”的影响,环境教育在目前我国的多数生态旅游规划文本中并未被设置成一个独立的部分,而是偶尔轻描淡写地被提及。关于生态旅游规划的相关政策法规、研究和实践中也并未显现出环境教育的重要地位,导致了生态旅游地的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容易受到旅游活动的冲击和破坏。
4、选址和规模的确定缺少依据,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和自然景观资源破坏;
5、缺乏相应的法制法规的保障与制约
生态旅游规划作为一种前瞻性的、特殊的旅游规划,应当拥有独立的《生态旅游规划通则》,并明确这种规划的法律地位、标准细则、实施保障、规划设计单位资质、评审规范等,使生态旅游规划更具标准化和系统化,这些要素的缺乏将使得生态旅游规划编制混乱,没有实施保障,无法与其他类型的规划相互衔接,取得应有的地位。
6、对生态旅游的市场缺乏充分的调查和论证,市场定位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