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汉旅官方微博

最新动态

竭诚为您服务

咨询热线010-84856515

24小时专家热线010-84856515

在线交流

经典案例

  • 河南登封“天地之中”旅游新城概规、控规及城市设计
  • 洛阳市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
  • 河南省平顶山市文化产业规划
  • 盘县竹海旅游景区建设发展规划
  • 重庆万州长滩温泉——潭獐峡旅游景区规划

首页 > 最新动态 > 旅游问答 >

旅游问答

休闲农业与年俗旅游规划融合时需要注意什么?发布日期:2016-03-23  作者:华汉旅业

  休闲农业与年俗旅游规划的融合,其实就是以以人为本、村民主体等概念要成为融合的基本原则,只有将休闲农业旅游规划与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才是可持续的、常态的年俗文化保护。

  第一,如何处理开发和保护的关系,休闲农业和民俗旅游规划是新事物,因此需要有一些法令性,其实就是民俗文化保护和开发适度的问题,就民俗文化的结构而言,物质化的东西往往比较表面化,最深刻的文化往往是一些非物质化的东西,民俗旅游不同于一般现在的开发,如何处理这样一个问题,是非常需要智慧的。

  第二,旅游资源应有一个基本分类,要明确是按照规划区域分类,按照民俗文化资源自身的分类,还是在对经济社会发展充分了解之后,按照未来的市场预期(包括国际市场的未来需求)进行分类,因为旅游面对的是不同的消费群体,旅游规划对应的是不同的市场,民俗旅游也不能例外,比如是否真正对本地的老百姓有好处,是否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乡村有好处。

  第三,民俗旅游应该与休闲农业建设结合在一起,像杨家埠大观园那样的旅游开发,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还不是休闲农业建设,我觉得目前做的很多所谓民俗旅游项目,都是一种文化装扮状态,弄得半真半假半遮半羞,是一种半生不熟的状态,还不如干脆说实话,比如说到孔孟之乡去体验民俗旅游,要能体验到圣人故里所特有的那种人文氛围。仅仅是这一条就抵得过成千万元的广告费,旅游自然就会上一个大台阶,并产生巨大的文化影响力。

  第四,强调人文关怀,休闲农业最大的特点是把人的因素设计进去,“以人为本”的休闲农业,既可以是一种对整个社会有利的普适性经济,又可以是一项针对某一特殊地区进行的扶贫性经济,广泛涉及三农问题,我觉得民俗文化乡村旅游规划最终的设计是一个社区,是这一社区对外来客人的接待,对客人的招待水平、能力和文化解释能力,丽江之所以能够作为周边地区核心的旅游目的地和吸引物,除了大自然的魅力以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文因素。

  华汉旅认为民俗文化是覆盖所有空间的,不分乡村和城市,因此华汉旅建议把民俗文化作为一种存量资源,对现有的休闲农业产品予以升级或刷新,这其实就是要做好民俗旅游与已有的休闲农业旅游的对接。

        北京华汉旅规划设计研究院
        网址:http://www.bjhhlv.com/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007-0768   010-58236282
        传真:010-58235542
        市场咨询邮箱:huahanlv@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