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汉旅官方微博

最新动态

竭诚为您服务

咨询热线010-84856515

24小时专家热线010-84856515

在线交流

经典案例

  • 河南登封“天地之中”旅游新城概规、控规及城市设计
  • 洛阳市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
  • 河南省平顶山市文化产业规划
  • 盘县竹海旅游景区建设发展规划
  • 重庆万州长滩温泉——潭獐峡旅游景区规划

首页 > 最新动态 > 旅游问答 >

旅游问答

如何编制基于国民旅游休闲发展的旅游规划呢?发布日期:2016-03-23  作者:华汉旅业

       1、民生要素的规划应纳入旅游规划的内容
          旅游区的规划是产品规划,旅游区域的规划和目的地规划是产业规划,现有旅游规划中产业规划、旅游产品规划内容已经相对成型和完善,但对旅游休闲的民生要素规划不够重视、不够到位。
       《纲要》中提出的国民旅游休闲物质基础,涵盖了教育、卫生、科技、文化、农林水、环保、公共交通等多个民生范畴,因此,国民旅游休闲新时代的旅游规划,应不局限于研究区域的产业发展和产品布局,还应研究本地居民的民生要素规划,不仅要考虑游客的旅游休闲需求,还要考虑本地居民的日常休闲需求。构建本地居民旅游休闲发展架构,将区域内居民的旅游休闲时间、旅游休闲环境、旅游休闲设施等民生要素进行整合,纳入区域旅游规划整体考虑,具体包括本地居民收入、本地居民旅游消费、本地居民带薪休假时间保障、本地居民休闲场所布局合理化、本地居民公共交通条件等。

       2、旅游规划要以旅游带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战略目标进行整合
       “一业带百业”,旅游是一种引擎产业,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区域发展的综合效应,是新型城镇化最有效的动力产业。基于《纲要》提出的“城乡居民旅游休闲消费水平大幅增长”目标,我们认为,研究旅游消费与经济综合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旅游界参与国民旅游休闲体系构建的重要工作。新时代的旅游规划,要主动把控泛旅游产业整合理念,满足多层次、综合性需求,促进国民旅游休闲产业创新发展。

     《国民旅游休闲纲要》,让我们重新认识旅游的站位,从经济站位到民生站位,旅游规划的立意,也随之从旅游规划产业角度,调整到民生与公共政策高度。这就要求我们转变旅游规划理念,把旅游产业规划调整为国民休闲规划及经济带动性产业规划,在社会、经济统筹发展上整合思路与战略,大幅提升和增加民生规划与社会公共规划的内容,全面系统把握国民休闲计划的民生价值与社会公共价值,从而实现旅游规划的转型提升。

       3、旅游规划应更专注社会发展
       (1)休闲环境的保护
       环境建设是休闲的基础,国民旅游休闲,不仅要有极佳的景观资源,还要求高品质的环境基础,包括气候、人文氛围、文化资源、生物资源等。因而,对休闲环境的保护,及由此形成的资源保护、文化保护等,作为一种社会价值,是国民旅游休闲度假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休闲权利的保障
       保障和扩大休假权是人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个人休闲时间的基础保障,在西方已经成为一种基本认知和社会习俗。中国传统中休闲理念一直缺失,而在《纲要》发布后,国民休闲时间的保障和休闲权利的保障这一社会环境、社会风俗和社会认知,将成为我国国民社会生活的一种基本准则。
       (3)管理机制的保障
       国民旅游休闲的管理,不仅是对旅游休闲产业的管理,更是一个社会管理过程,包括咨询、投诉、导引系统、交通系统等公共设施和公共环境以及公共体系。国民旅游休闲管理是一种社会公共环境的基础,这社会环境指:社会政策、社会公共政策和社会公共投资企业,包括政府投资、本地政府投资和国家投资及方方面面的投资共同形成,这需要形成对公共投资形成的公共投资、公共环境、公共基础、公共管理,而最终形成良性的社会管理机制。

        北京华汉旅规划设计研究院
        网址:http://www.bjhhlv.com/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007-0768   010-58236282
        传真:010-58235542
        市场咨询邮箱:huahanlv@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