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856515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华汉旅官方微博
关于我们
核心业务
实战案例
专业团队
技术专题
最新动态
华汉文旅旗下
联系我们
首页
关于我们
机构简介
荣誉资质
企业文化
合作伙伴
核心业务
实战案例
经典案例
项目展示
创意设计
客户分布
专业团队
专家团队
技术团队
技术专题
专题研究
实战经验
旅游著作
旅游扶贫
最新动态
项目快报
重大活动
行业聚焦
旅游问答
文化生活
华汉文旅旗下
联系我们
技术专题
TECNOLOGY PROJECT
最新动态
项目快报
重大活动
行业聚焦
旅游问答
文化生活
竭诚为您服务
咨询热线
010-84856515
24小时专家热线
010-84856515
在线交流
经典案例
河南登封“天地之中”旅游新城概规、控规及城市设计
洛阳市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
河南省平顶山市文化产业规划
盘县竹海旅游景区建设发展规划
重庆万州长滩温泉——潭獐峡旅游景区规划
首页
>
最新动态
>
旅游问答
>
旅游问答
农旅融合的发展瓶颈有哪些?
发布日期:2019-06-11 作者:华汉旅业
一是从农旅融合的发展理念看,有的地方发展旅游的热情较高,但是缺乏前期规划和整体设计,导致旅游发展的无序和混乱。有的地方重经济发展,轻生态保护。对南方稻作梯田部分地区的调研发现,随着游客和客栈的增多,用水量增加,由于住宅和客栈位于山腰,从而减少和分散了山上涵养并自流到山下梯田的水量,有些梯田开始出现旱化。还有的地方乡村民俗文化越来越迎合旅游发展需要,出现文化“庸俗化”现象。
二是从农旅融合的产业链条看,由于农业的季节性特点,农旅融合出现“潮汐”现象,即短时间内游客的过量进入,主要以观光为主,产业链条短,为当地创造的价值有限。农产品转化为旅游产品不足,旅游对农业的带动能力有限。农旅融合产业发展的层级较低,特色不明显,同质化问题突出,在农事体验、传统饮食、农耕文化等方面的深度挖掘不足。旅游旺季过多的游客进入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人为扰动。
三是从农旅融合的经营主体看,全国层面,以农民为经营主体的农家乐,仍然是休闲农业的主要类型,但是受农户自身管理能力、资本投入等条件的限制,往往是低层次、重复性建设,主要满足中低端消费市场的需求,容易导致恶性竞争和无序发展。休闲农庄等规模化的经营主体以工商资本为主,个别地方也出现工商资本借休闲农业之名乱占耕地的现象,需加以规范和引导。
四是从农旅融合的体制机制看,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个别地方出现工商资本对农户的“挤出”。部分发展旅游的村庄,规模大、名气大的客栈大部分是外地人经营的,因为他们的客栈条件好,还有能力利用互联网做宣传,并接待国外的游客,而这些客栈给当地人的就业机会有限,相当一部分增值收益被外地人拿走。有些地区以景区的形式进行开发,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维持了美丽景观却没有从旅游开发中获得相应的补偿。农村的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等相关制度改革滞后,金融市场发展不足,农户利用房屋、土地等抵押贷款的权能受限。
分享到:
返 回
上一篇:
特色小镇的运营三大原则
下一篇:
农旅融合的典型模式
010-84856515
0
请您留言
24小时专家热线:18911599897咨询热线:400-007-0768
提交
感谢留言
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