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汉旅官方微博

最新动态

竭诚为您服务

咨询热线010-84856515

24小时专家热线010-84856515

在线交流

经典案例

  • 河南登封“天地之中”旅游新城概规、控规及城市设计
  • 洛阳市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
  • 河南省平顶山市文化产业规划
  • 盘县竹海旅游景区建设发展规划
  • 重庆万州长滩温泉——潭獐峡旅游景区规划

首页 > 最新动态 > 旅游问答 >

旅游问答

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几种模式发布日期:2019-06-24  作者:华汉旅业

梳理当前古村落与古民居保护的模式,常见的有以下五种,各有利弊,也就各有适应的空间条件。
 
第一种:“画地为牢”——文物建筑就地保护
 
对一些具备了极高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的文物古建筑,列入区、县、省、国家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少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由于这类建筑遗产的独特性,受到文物保护法的保护,一般是作为静态的陈列馆就地保护。就地保护一般要求保留建筑本体完整性。
 
优势:能最全面地保护建筑本身具有的历史、社会、艺术价值,保护乡土建筑遗产的原真性。体量较大的文物建筑可以成为旅游景点,使文化资源通过旅游走向市场,获得收益。比如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福建永定土楼等。
 
劣势:每年需要花费巨额的维修保护资金,很多体量较小的古建筑,由于被列入“国宝”或“省宝”,受特殊保护,难得得到有效开发,比如散落在各地的书院、乡村里的零星古建筑,不成规模,难以形成聚合效应,陷入维修—空置—衰败—维修的“怪圈”。
 
第二种:“异地再生”——濒危建筑易地保护
 
 
易地保护是指将具有突出价值的乡土建筑遗产因客观的、非迁建无以就地的种种原因,通过拆解重装的方式,严格按原样另选他处建造。易地保护通过科学地、有限制地、有规划地将独特的、典型的单体古建筑整体搬迁、异地重建,既可实现集中保护,集中管理,集中利用,又可以传播文化,是保护与利用结合的可行方式。
 
优势:可以“完整”保存乡土建筑遗产本体;作为文化符号得以展现;整合资源优势,降低管理成本;继承传统工艺。如安徽徽州潜口村明代建筑较多、价值高、分布不均,于上个世纪80年代,择取十来栋典型的明代建筑遗产拆解重组成露天博物馆,形成明代山庄,它是我国首个文物建筑易地保护、整体搬迁的成功案例。
 
劣势:从某种程度上,建筑离开了固有滋养的土地,已经丧失了建筑遗产“原真性”,丧失了历史信息“完整”性。保护的仅仅只是建筑本身,其所依托的乡土环境、地域风俗已经不复存在。
 
第三种:“静态定格”——居民外迁式古村落保护
 
由于易地保护从某种程度上丧失建筑遗产“原真性”,丧失历史信息“完整”性,全面保护作为另一种古村落保护模式,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实践。全面保护主张把村民迁移出去,保护古老聚落所处的全部内外环境,使古村落一种作为孤立的、静态的、单一的“博物馆式保护”。
 
优势:理想上最大化保护传统古老聚落的原生态建筑与人文环境,获得了视野上的美感。比如婺源篁岭,将村民将全部搬迁到山下的安置区,对古村落进行重新“化妆”,把“晒秋”这一农耕景观和地域风俗,拔立成“美学符号”。
 
劣势:不顾事物发展客观规律,人为的定格居民生活方式,把原住民全部迁走,把古聚落定格于某个历史时期,是一种极不人道的“静态保护”,使古村落变成无人生活的空村。如山西沁水西文兴村本来是一座聚居着唐朝政治家柳宗元后裔的血缘小山村,把原来都五十多户柳姓原住民另择他址居住,如今村落的四合院整修得很整洁,保持原有的生活场景和生产工具,也弥补不了人去楼空所留下的遗憾。
 
第四种:“旧瓶新酒”——功能更新式古建筑保护
 
对古建筑单体内部进行改造和建筑外环境改造。内部改造一般包括对厨房的现代化改造,整治给排水系统,添置浴室卫生间,基本上保持了原有风貌。外环境改造一般是对村落的道路系统、电路管道、水系等的局部改变,如铺上水泥路,连上自来水管,设计排水系统,安装路灯等。
 
优势:建筑内部的改造满足了居民的居住需求,外环境的改造改善了居住环境。一般受乡规民约的制约,并按照传统营建手段,基本上保持了聚落整体的古朴氛围。比如,婺源近年来涌现的九思堂、西冲院、明训堂、将军府,就是将古民居进行现代功能的改造,成为婺源旅游又一新增长点。
 
劣势: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现代文化的侵蚀,使很多地方的乡土建筑都在功能改造中呈现不同程度的混乱局面。古民居的功能现代化改造,只保护了古民居的“形”,而抽离了古民居的“神”,甚至显得不伦不类。
 
第五:“系统传承”——古聚落整体保护种
 
古村落“整体保护”,是与“全面保护”相对应的,核心是把乡村生活与乡土建筑作为不可分割的完整系统。除了保护乡土建筑遗产个体,保护其形成的整体风貌的山形水系、道路桥梁、绿化植被等背景因素以及其形成的空间格局和自然生态环境,还要保留村民原生态的生产生活。整体保护是以新、旧区隔离的办法来解决保护和发展的矛盾,通过适当的、有限的改造来解决古聚落不适应现代生活的矛盾。它不是限制改造再利用利用,相反,是为人们生活方式的更新提供了有效的出路,此保护方式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可持续性。
 
优势:为古聚落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不仅保存了古建筑群,还保护居民的独特生活习俗。比如婺源汪口村,在古村落附近规划住宅小区,引导有改善居住条件的村民到安置用地建房,既满足了村民需求,又保护了古村落原生态风貌。浙江兰溪为保护诸葛村的整体性,在村外开辟新区,让部分缺房的居民在新区建房,以缓解古村内村民建房难的矛盾。
 
劣势:适用的局限性,只适用于保存相对完整的古聚落。而且规划疏导的新建筑区,对农村财政成本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