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小城镇处于城市和乡村的中间地带,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小城镇是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过渡环节,一头连着农业一头连着工业。目前,中国大城市布局已基本完成,城镇化的重点转向小城镇,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进行小城镇建设的探索,有成功也有失败。本文首先对小城镇的概念进行辨析,之后指明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小城镇建设的特色化发展道路的建设要点,最后根据小城镇存在状态提出不同的小城镇新区建设模式。
前言
小城镇处于城市和乡村的中间地带,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小城镇是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过渡环节,一头连着农业一头连着工业。目前,中国大城市布局已基本完成,城镇化的重点转向小城镇,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进行小城镇建设的探索,有成功也有失败。本文首先对小城镇的概念进行辨析,之后指明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小城镇建设的特色化发展道路的建设要点,最后根据小城镇存在状态提出不同的小城镇新区建设模式。
一、小城镇与特色小城镇
1.什么是小城镇
目前对于小城镇,学界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小城镇所指代的范围也有所不同。从行政建制的角度来讲,广义的小城镇包括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国家批准设镇建制的建制镇、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和纯属集市贸易的集镇。狭义上的小城镇包括县城以下的建制镇和集镇。从城镇化的角度来讲小城镇是“一种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雏形城市,或称为初级城市。”,“一种正在从乡村性的社会变成多种产业并存的向着现代化城市转变中的过渡性社区。”
本文从城镇化的角度论述小城镇的发展路径问题,因此,对小城镇的定义范围不在形式上过分拘泥,取其广义上的内涵,即包括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国家批准设镇建制的建制镇、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和纯属集市贸易的集镇。
2.什么是特色小城镇
特色小城镇建设是近期中国城镇化建设的重点,从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角度来讲,其基本建设思路是以加速人口、用地、产业集聚为出发点,以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发展壮大镇域经济基础,全面提高小城镇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吸引农民向城镇转移,实现镇(乡)村互动、整镇(乡)推进,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在此基础上,华汉旅对特色小城做出如下定义:特色小城镇是具有特色产业支撑,镇域建筑风貌鲜明突出,配套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环境宜居,生态可持续的小城镇。
二、特色小城镇特征及建设重点
我国地域范围广阔,小城镇繁多,想要将所有的小城镇都发展成中心镇是不可能的,过多的小城镇会使资源的分散,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在小城镇建设中,一些具有优势的小城镇发展成为中心镇,或中、小城市,一些基础薄弱,无发展能力的小城镇不断消失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认为小城镇发展的直接推动力是农村工业化,是乡镇企业的发展,主张发展农村特色工业。吸取中国及西方发达国家城镇发展的经验教训,以工业发展推进城镇化具有自身的局限性,工厂式的城镇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笔者认为,农村工业化应升级为农村产业化,在小城镇发展中优化二、三产业的结构配置,走特色产业小城镇发展道路。
城市化发展带来的环境破坏和文化缺失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无法挽回的损失,现在许多城市都在进行环境整治和文化形象重塑工作。在城镇化发展的新时期,小城镇建设要重视生态和文化特色的保护和发扬,走具有生态或文化特色的小城镇发展道路。
基于以上因素和新城城镇化建设的政策要求,我院提出了小城镇建设的特色小城镇发展模式,即以优势产业为主导,文化繁荣为特色,具有以人为本、产城互动、城乡统筹、节约集约和生态宜居五个基本特征的小城镇发展模式。优势产业这一主导因素,是包成城镇化顺利实施的内在动力,也是城镇规划的重中之重。
特色产业集聚可拆分为两部分,即特色产业和产业集聚。特色产业的确定为小城镇发展确定方向,产业聚集的模式为小城镇经济发展确定道路。我国小城镇众多,小城镇的资源条件也各不相同,优势区位、丰富历史文化、优质自然生态、新建交通枢纽、大型水利水电、有利气候等众多因素都可以成为小城镇特色产业构建的依托资源,从而延生出独具特色的龙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