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10-84856515
24小时专家热线010-84856515
1.在发展目标上,存在过分追求自身利益及短期经济利益的问题
旅游开发是项系统工程,其参与者涉及到多方主体,主要是景区开发者、政府和当地人民群众。在旅游目的地,无论是景区、社区或政府,为了满足自身的短期经济利益,最终将直接损害其它相关主体及整个社区的全局利益、长远目标。从社区居民的角度看,在景区开发与发展旅游业中,当当地居民参与旅游经营管理活动机会较少,或者不能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甚至基本生活需要时,他们就会自发进入景区,或生产、或从事强拉强卖的商业活动,或私放游客进入景区,或破坏景区内的设施,。 等等,以此来满足自己的短期生活需要。从景区的角度看,为了追逐经济利润,加大对景区的投资与开发力度,从而导致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而不顾资源、环境的承受力和外围社区群众利益。从政府的角度考虑,一方面,政府尚未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法律制度,不能很好地协调和解决上述问题;另一方面,政府本身承担着发展地方经济的重任,在旅游业发展与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战略不吻合的情况下,为了获得现实的经济效益,经常在景区内外采矿、建工厂等,极大地破坏了景观环境。所以,要解决上述问题,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要求各利益主体进行价值观念的创新,确立“共赢”经济思维和“协同”发展观念。
2.在对待旅游资源问题上,存在景区过度开发与外围农村社区资源闲置浪费的矛盾
一般的旅游开发理念往往把旅游目的地局限于旅游风景区、度假区,很少有人会将社区与旅游联系起来,甚至是旅游业内人士对其研究也寥寥无几。“这样很容易造成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景区人满为患,资源、环境遭到破坏等问题。尽管我国《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对自然旅游景区有分区保护开发模式,但强开发区和弱开发区都在景区范围内,使旅游活动主要集中在景区内,加上各项管理及相关法律执行工作不到位,很难从根本上限制旅游投资者对利润的企求而导致的过度开发问题。 社区旅游观点认为,社区本身就是一座活的历史博物馆,保存着最真实、最鲜活的文化遗产。其实,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社区,还是现代农村社区,都是历史的产物,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极好极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但是,目前在这方面开发的深度与广度都不够。因此,将景区旅游开发活动延伸到其外围开放的农村社区进行,增强开放性的社区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这样既可转移旅游经营活动对“封闭性”景区的开发压力,又为游客体验丰富多彩的农村社区休闲活动、感受农村社区中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机会和场所。
3.在景区、农村社区的建设与管理上,仍是各自“独立作战”,缺乏相互参与、团结合作意识
在旅游景区建设与外围农村社区协调发展方面,社区参与和景区参与同样重要。但目前无论是农村社区参与其所属景区管理方面,还是景区参与其所在农村社区建设方面都不理想。从这个意义上讲,二者的管理在实践中是相互脱节的。尽管近几年来.中国政府极力推行强调社区参与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及旅游扶贫战略,加上近年来学术界对社区参与课题研究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社区参与旅游的强度较以前有较大提高,但从本质上讲,并没有把社区居民作为旅游发展的主体,而是常被排挤在旅游管理决策之外。即使有部分参与,但由于农村社区居民在资金、文化、技能等方面的劣势,使得他们在旅游就业中地位低下,主要从事非技术性或非管理性工作,或仅靠出售纪念品来获得一点收入,而许多影响景区发展的重大决策都是由旅游企业、地方政府和旅游专家作出。 另一方面,一旦某个区域被划为旅游景区,该区域内所有可利用的公共资源就变成了景区管理部门管理了,并要求周围农村社区的村寨建设、居民房屋建筑必须服从旅游景区规划。这些都与社区旅游强调从社区的角度考虑景区建设的主要内涵相矛盾,与社区旅游的目标相去甚远。
而作为景区的管理人员,其管理区域和权限仅限于景区,对于其所在农村社区的建设规划与发展很少参与。这样不能了解社区、不能增进与农村社区的互动联系,自然也不会从社区的角度考虑景区和旅游业的发展,也就不能很好地融入社区发展中。
4.在文化保护问题上,存在社区本土文化与景区“外来文化”的冲突
从行政隶属上讲,旅游景区属于社区,但现实中由于各种原因大部分景区管理部门不愿意把自己看作社区的一部分,也不愿意接受社区的传统文化,而成为在社会文化上与外围社区相异的区域,并常以自己代表的所谓“城市文化”、“现代文明”强烈地影响着社区的本土文化。这样社区居民会慢慢地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从而追求城市化的生活,比如房屋建筑城市化、家用物品高档化、服饰时尚化,等等。此外,景区(点)管理部门在进行旅游开发过程中,为了迎合某些游客的需要,也在逐渐弱化当地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对原本很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视而不见”,反而移植或复制其它地区的文化。。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景区环境和社区的特色文化,而这种破坏又是最让游客乏味和最难修复的。因此,对于农村社区文化的保护,需要我们处理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把它们放到各自应有的地位。
北京华汉旅规划设计研究院
网址:http://www.bjhhlv.com/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007-0768 010-58236282
传真:010-58235542
市场咨询邮箱:huahanlv@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