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汉旅官方微博

最新动态

竭诚为您服务

咨询热线010-84856515

24小时专家热线010-84856515

在线交流

经典案例

  • 河南登封“天地之中”旅游新城概规、控规及城市设计
  • 洛阳市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
  • 河南省平顶山市文化产业规划
  • 盘县竹海旅游景区建设发展规划
  • 重庆万州长滩温泉——潭獐峡旅游景区规划

首页 > 最新动态 > 旅游问答 >

旅游问答

如何进行湿地旅游规划?湿地旅游开发模式发布日期:2016-03-23  作者:华汉旅业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湿地公园逐渐成为新兴的旅游景区,湿地公园建设对城市旅游资源提升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适度的旅游开发,既让公众共享美好的自然资源,又可产生收入用于贴补湿地保护,我国拥有众多湿地,类型多样、差异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优越的湿地旅游资源基础。正因为各方看到了湿地的价值,湿地旅游热潮在各地兴起。

 
  湿地公园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公园,不仅具有生态旅游功能,而且也是国家生态建设和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专家指出,完善的管理计划和规章制度是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如何进行湿地旅游规划?湿地旅游开发模式有哪些呢?
 
  生态观光型:以湿地保护为主导、湿地景观为吸引的开发模式
  规划要点:
  保护为主:此种湿地大多生态价值很高,一旦生态被破坏,旅游观光也没有依托,需尽量减少外界干扰。
  规模取胜:多为大面积的色彩丰富的湿地景观,形成视觉冲击;且多有珍稀的湿地动物,观鸟等活动也是重要吸引。
  原生景观:原生态的湿地环境是其特色,也是保持生态价值的基础,将人工化、形式化的造景技巧用于这种湿地只能弄巧成拙,不仅掩盖湿地的原生美,还很可能破坏生态平衡。
  适用性:适合生态价值很高、景观价值高、相对远离城市的湿地。
  典型案例——韩国顺天湾
 
  科普教育型:以生态保护为基础、以科普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开发模式
  规划要点:
  合理的保护措施:需兼顾生态保护需求与科普需求,在尽量减少对湿地核心区人为干扰的前提下满足游客游览和活动的需求,游客活动空间相对组团聚集在远离湿地核心区的区域或呈线状、轻介入的穿插在湿地中。
  丰富的科普活动:注重生态知识教育(湿地的生态作用及其运行模式) 、生物知识教育(湿地动物和植物的观赏和识别) 、环保知识教育(旅游环保)、科技知识教育(湿地净化和湿地利用) 、劳动知识教育(喂养、植树等)等湿地科普教育,通过展览馆、实地观察、参与性活动、科普讲座、主题科普活动等多元方式进行科普教育。
  适用性:具有较高科普价值的湿地、人造的功能性湿地、或严格保护性湿地的缓冲区。
  典型案例——香港湿地公园
 
  城市休闲型:以生态维持为基础、注重城市休闲功能的开发模式
  规划要点:
  良好的生态基础:基于自然或人造湿地的生态环境打造,多出于修复或维持湿地生态的目的,有一定的人造成分。
  亲民的休闲游憩:湿地科普教育为基础功能,并结合湿地提供儿童游憩、湿地参与性活动、餐饮、聚会等丰富的休闲活动空间和设施。
  适用性:临近巨大消费市场(多为城市中或城市近郊),湿地敏感度相对较低,至少休闲活动区域不是湿地核心保护区。
  典型案例——伦敦湿地公园 ( London Wetland Centre )
 
  复合发展型:以生态保护为基础,复合观光、科普、休闲、度假等功能的开发模式
  规划要点:
  合理的功能分区:此生态保育、旅游活动、产业发展乃至商业开发等空间需进行明确区分,在保护湿地核心的原则上最大化发挥湿地的综合价值。
  可持续的产品组合:产品适应市场需求且各类产品之间良性互补,共同为目标客群提供美好旅游体验。
良性的开发节奏:通常规模较大,涉及产品类型较多,需根据湿地自身特点、市场需求、资金能力等,明确合适的开发节奏,其中,湿地生态保护是毋庸置疑的前提。
  适用性:湿地规模大、具备发展为旅游目的地的条件(有独特吸引或良好区位或强大资本)、有一定的土地资源。
  典型案例——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北京华汉旅规划设计研究院
        网址:http://www.bjhhlv.com/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007-0768   010-58236282
        传真:010-58235542
        市场咨询邮箱:huahanlv@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