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是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在世界环境的维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不可避免的对湿地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因此保护城市湿地成为了城市开发中的重中之重,湿地型旅游景区的建立可以更好地发挥湿地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把湿地恢复、保护和合理利用有效地结合起来。湿地型旅游景区也是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之一,因此这就需要在湿地型旅游景区规划设计和实践中思考更多的问题。
1如何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
在湿地型旅游景区规划中,如何充分利用各种湿地资源,合理安排功能和景观是规划的重点之一。单一的功能配置可能会导致市场群体的单一化,使得整个旅游景区被小众占据,不同特色的功能分区才能使市场群体多元化,使旅游景区更具活力。同时在分区中对景区内现有居民进行合理的生活安置问题,保障其利益,也值得思考。
2如何优化资源组合打造特色湿地旅游产品
湿地旅游景区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很广的概念,但目前千姿湖湿地景区在旅游产品开发方面没有很好利用资源的优势,开发层次较低,开发规模较小,开发力度较弱,没有独特性,市场认知度低。如何在保护湿地旅游资源的前提下,有序开发特色的旅游产品是规划中的关键问题。
3如何有效衔接景区内外部交通
内外交通的合理衔接是各种旅游景区规划的重要因素。对于湿地型旅游景区而言,在内外交通系统的衔接基础上,更要注重对水上交通系统、滨水步道景观系统和陆上交通系统的衔接。
4如何严格保护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功能的生态系统,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和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发祥之地,被科学家誉为“自然之肾”、“生命摇篮”、“鸟类的乐园”。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极高生态价值、景观价值和经济价值。 因此在规划中如何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丧失,是关系景区是否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湿地型旅游景区规划,是规划设计中比较综合性的项目,其中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规划需要注重保障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完整性和功能的可持续性,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