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汉旅官方微博

最新动态

竭诚为您服务

咨询热线010-84856515

24小时专家热线010-84856515

在线交流

经典案例

  • 河南登封“天地之中”旅游新城概规、控规及城市设计
  • 洛阳市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
  • 河南省平顶山市文化产业规划
  • 盘县竹海旅游景区建设发展规划
  • 重庆万州长滩温泉——潭獐峡旅游景区规划

首页 > 最新动态 > 旅游问答 >

旅游问答

生态农业规划模式是怎样的呢?发布日期:2016-03-23  作者:华汉旅业

        生态农业是生态上能自我维持的,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以接受的小型农业。生态农业规划是建立一个能自身维持土壤肥力,减少环境污染的持续发展的小型农业生态系统。生态农业模式是在生态农业实践中形成的, 结构和功能都优化了的,能兼顾农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农业生态系统。以下提供了几类生态农业规划模式:
    
        生态农业规划模式一、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农业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利用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规律来设计生产环节, 利用生产环节中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的优点来实现价值增值和废物资源化目的。它包括种植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类型、养殖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类型、种养结合以及种养加三结合的物质循环利用类型等。如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较为普遍的“桑基鱼塘”模式便是此类的典型,它将农、林、牧、渔有机结合起来,互惠互利,构成一种水陆结合,动植物共存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整个系统没有废弃物,可有效提高资源转化效率和系统生产力,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生态农业规划模式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解决水土流失、 土地贫瘠化、沙化、盐碱化及荒漠化等问题。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在植树造林、控制沙漠化、治理水土流失等方面已取得很大成就,创造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模式。如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来控制水土流失的小流域治理模式;利用林粮间作的治碱模式;实行种草植树、控制放牧强度等来治理土地沙化、 荒漠化的模式。

        生态农业规划模式三、生物立体共生的生态农业模式

        这种模式是利用生态位和生态共生竞争及相克的原理, 将在生理和生态上适应性不同的生物群体组成合理的复合生产系统, 建立一个空间上多层次,时间上多序列的产业结构,使其对环境资源特别是空间的利用最充分合理,并使其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此类模式浓缩了我国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 并与现代新技术相结合, 使其得到更充分的应用。它根据生物类型、 生境差异、 生物因子的数量等可划分为立体种植类型, 立体养殖类型以及立体种养类型等。这种模式在我国普遍存在,应用较广,如种植业中的间混套作、 稻、鱼共生,经济林中乔、灌、草结合以及池塘水体中立体多层次放养等均属于此类模式。

        生态农业规划模式四、综合规划全面发展的模式

        相对于前三种而言, 这种模式更适用于较大规模的生态农业示范区的建设,是实现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它是指在一定区域内, 运用生态规律, 遵循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相协调的原则,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高产、优质、高效的生态农业模式,综合发展农、林、牧、副、渔、工、贸,实行优化的系统调控,使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在较高层次上达到良性循环。

        北京华汉旅规划设计研究院
        网址:http://www.bjhhlv.com/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007-0768   010-58236282
        传真:010-58235542
        市场咨询邮箱:huahanlv@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