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10-84856515
24小时专家热线010-84856515
主要是城市规划标准和风景规划,这种标准模式的硬开发,是在其上依据区域经济状况,地理、地质和历史文化资料而完成。反规划思想最初是由俞孔坚提出的,他认为传统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已显诸多弊端,需要逆向思维应对变革时代的城市扩张。传统规划编制方法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的城市规划从根本上忽视了大地景观是一个有机的系统,缺乏区域、城市以及单元地块之间应有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2)“超前”的规划使大量土地撂荒。实际上都导致了城市扩张的无法和无序以及土地资源的浪费。
(3)传统的城市规划使绿地系统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事实上是被动的点缀,是后续的和次级的。从而使自然过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得不到保障。
目前在生态旅游开发中的大量人工建筑物的建成,使原有的资源受到毁灭性的破坏,在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景区“城市化”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将反规划思想中对资源有次序、有保护性的开发的意识注入生态旅游规划中显得十分必要。
华汉旅认为反规划思想可以适当外延,把保留一切原有的、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氛围,以及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与周围的环境,并做一个整体考虑。村落留存下来的一棵古树、海边吹来的清爽潮风、遥远之处的寺庙尖顶轮廓、历史街区的地方风情,这些自然与历史已成为一体的环境状况,它们本身以及它们所具有的价值是无法用货币来估算的。它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居民的身心安逸,地方文化建设甚至社会形态的稳定。人文景观与周围的环境因子已经相互适应,环境因素成为它的一种依托,正向主流的心理学派格式塔心理学强调的周围环境与人的心理模式之间的场性互动影响,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说中强调一个种族或者一个地域的人,虽然记忆不可以遗传,但是某些不断重复或者习以为常的符号以及某些景观会留在潜意识深处成为本能的一部分,它们的缺失损伤影响到人的心理模式和审美类型甚至波及到社会生活。
华汉旅认为目前对规划的理解有些偏颇,由于计划经济固有的思维,提到这个词就给人一种重新丈量筹划,大兴土木的感觉。这是原有基础设施陈旧,高速开发建设带来的误区,而今技术的发展、生活方式的变化、土地利用的变迁、生态因素的恶化等等,使我们开始重视生态环保概念。中国古代的“天人和一”思想中充满着一种生态智慧,不主张轻易破坏原有环境,把地球当做活的生命有机体,人类和其它生物圈的生物都是平等的产物,理想的生态环境———“风水宝地”就是人与周围的物质、非物质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果实,相互之间互相滋养,和谐发展的状态。人的特殊性在于人类同时又是另一个领域———非物质、无形的精神领域的居民,而且也必须遵守自然的法则,而人类在发展终极目标上又无法主宰人类的方向,无法控制社会系统和谐的向前推进(突发的自然灾害、战争、极少数人的利益驱动、技术上的盲目扩张、科学上无伦理应用等等复杂无法预测的因素),极力强调征服自然,这种矛盾产生的焦虑投射在实际的开发规划中造成盲目破坏性开发的恶果。
因此,把整个生态系统看成相互关联的动态网络,这张网络中任何部分的性质是基本的、平等的,它们都可以从其它相互作用的部分的性质导出。广义上讲反规划思想应当是把这些将要开发的旅游资源看成一个系统;把它们这些自然的、人文的或者两者兼而有之的系统以及系统的组合当作有生命的对待;把与周围系统之间正、负反馈作用方向逆向分析;把维持资源原有活力或者说可持续发展的“类生命”状态以上的因素作为优先考虑,着重从资源的“身体”和“心理”承受力着眼进行逐步的、有序的开发,某些局部不开发或者缓开发。这样在生态旅游的规划中,才体现古语“仁者见山、智者见水、山之永恒不动和水之源远流长”的深刻含义。
北京华汉旅规划设计研究院
网址:http://www.bjhhlv.com/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007-0768 010-58236282
传真:010-58235542
市场咨询邮箱:huahanlv@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