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10-84856515
24小时专家热线010-84856515
何锡瑜 北京华汉旅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教授认为:中国旅游规划机构的未来走向和出路,应该依靠定位制胜、落地制胜、实战制胜、人才致胜、案例制胜、品牌制胜、运营制胜。
品牌制胜:有品牌才有市场,已经形成一定品牌效应的规划机构,应更加注重维护品牌的声誉,默默无闻的机构,努力通过营销、案例积累、口碑传播等手段跻身进入品牌行列。那些以为拥有品牌影响力就放松管理、随意挂靠、粗制滥造的规划机构,将逐步丧失市场。
落地制胜:能真正指导业主方将规划落地、项目落地,最终在市场上获得成功的规划,能产生良好的品牌效应,给业主方带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自身带来良好的口碑和后续的订单。项目落地,本来是业主方、规划方的共同愿望和追求,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变化因素太多,致使很多规划无法真正落地,“规划规划,墙上挂挂”是很多业主方的评价,虽然不完全是规划单位的责任,但是这种现象多了,说明旅游规划界的混乱状况对自身形象已经造成负面影响,全体规划人都应该从中吸取教训,把好质量关,让规划更接地气,实实在在的帮助项目落地而肩负起更多的责任。
定位制胜:“定位对了怎么做都是对的 定位错了怎么做都是错的 没有定位怎么做都是乱的”精准定位是旅游产业发展之根基,策划和规划时找准它的核心价值和核心文化,规避以下七大弊端:1、别按“城市公园 ”的模式去打造景区,埋没了天生丽质,失去了核心吸引力。2、别把有特色的景区打造成千城一面的郊区楼盘。3、别将历史遗迹考古化、博物馆化。4、别将文化资源凝重化,引导投资商花巨资去做文化,忽略了旅游价值,文化不是做出来的。记住文化核心吸引力不等于旅游核心吸引力,文化资源是用来为旅游发展服务的。 5、别将民俗民风现代化。6、别将古城古镇模式化。7、别让旅游地产赤裸化。
实战制胜:中国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旅游项目遍地开花,致使旅游人才特别是规划人才奇缺,不少规划从业者从学校毕业出来直接进入规划机构,没有实际接触过旅游项目的运作,缺乏旅游企业的从业经历,导致规划存在幼稚、照搬、照抄现象。笔者认为,旅游项目投资和运作有其自身的规律,至少要在这个领域内历练过5年以上,才能懂得其中规律和逻辑,才不会犯大错误。因此建议国家应该加强规划人才的实践培训,规定必须到景区实习两年以上才有资格做规划。
运营制胜:能够为政府、投资商解决运营问题,构建项目—策划—规划—投资—运营服务链,解决业主方资源—资本—资金—资产四大价值转换及升值需求,构架好产业集群、资本资金运作平台,提供高水准的策划、规划、设计、运营一条龙服务,提供系列切实可行的运营模式和方案,这样的服务是地方政府、运营商、投资商最迫切需要的,而恰好是规划机构最缺乏的。
人才致胜:大多数投资商把项目成功的希望寄托在规划人身上,希望规划机构为他们指明项目的操作流程、赢利模式、商业模式,运营模式等等,但是,放眼中国规划界,又有几个规划机构里面有这样的全能型人才?目前中国规划机构最缺乏的,就是有项目和市场实操经验的人才,只有他们知道投资商的需要和苦衷,只有他们才能指导投资商以最小的投入,最合理的投资结构,获得最好的回报。据说中国旅游投资项目70%亏损,只有10%项目盈利,这恐怕与投资商的盲目投资、策划规划等智力咨询服务机构缺乏实操人才有很大关系。因此,在未来的旅游规划市场中,具有项目实操经验,拥有实操型人才的机构将很快脱颖而出。规划机构也应该派出一定数量的人员到旅游企业交流锻炼,与市场进行零距离接触,感受开发商和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有了这些感性认识,才能做出更具操作性、落地性的规划。
案例制胜:用事实、用案例说话,实实在在做出几个有市场、有影响力的案例,自然就能得到客户的青睐,政府和投资商就会主动找上门,形成良性循环的效应。
北京华汉旅规划设计研究院
网址:http://www.bjhhlv.com/
全国免费热线:400-007-0768 010-58236282
传真:010-58235542
市场咨询邮箱:huahanlv@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