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汉旅官方微博

最新动态

竭诚为您服务

咨询热线400-007-0768

24小时专家热线010-58236282

在线交流

经典案例

  • 河南登封“天地之中”旅游新城概规、控规及城市设计
  • 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木里洛克九百里线路总体规划及重要节点修建性详细规划
  • 甘肃永昌县骊靬文化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 《山东省淄博市东山生态园概念性规划》
  • 北京市房山区黄土坡村“一村一品”策划

首页 > 最新动态 > 旅游问答 >

旅游问答

旅游景点的设计组景手法有哪些呢?发布日期:2016-03-23  作者:华汉旅业

        在旅游景点的设计中,要借鉴古代园林的组景常用手法。古人总结的园林组景常用手法有对景、借景、夹景、框景、隔景、障景、泄景、引景、分景、藏景、露景、影景、朦景、色景、香景、景眼、题景、天景等18种方法。在旅游景点设计中,常可见到使用对景、借景、框景和引景等手法。

        对景。所谓“对”,就是相对之意 。我把你作为景,你也把我作为景。对景在园林中使用很多,但要做好不易。

        借景。对景是相对为景,借景则只借不对。无锡寄畅园,人在环翠楼前南望,可以见到树丛背后的锡山和山上的龙光塔,然而,若人在锡山或龙光塔上,甚至找不到寄畅园。借景是单向的,这就是借景与对景之不同。

        借景手法之一是设计视线。如无锡寄畅园中能见到锡山,拙政园中能见到北寺塔,都是在视点前面有一大片水池,才使视线可及远处之景。这两处水池都做得狭长,拉长视距又不影响园的规模。《园冶》中说“得景则无拘远近,晴峦耸秀,绀宇凌空,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不分町疃,尽为烟景。”所谓“俗则屏之”,可以理解为有的建筑不好看,就得用林木、小建筑等挡住其视线;“嘉则收之”,就是可以把远处美的建筑引入景观之中。借景能使观赏空间扩大,小中见大,形成有限空间、无限景色,使画面层次丰富和生动。借景的原则,“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要求将景点内外、周围远近的景色进行取合,使借景取材达到“精”的要求,并且将借来的景色同本空间的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内外相互呼应,汇成一片。借景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远借”;“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邻借”;登高远眺田野风光为“俯借”;高山、大松、楼亭为“仰借”。此外,还有借形、借声、借色、借香等内容。

        框景,顾名思义,框景就是将景框在“镜框”中,如同一幅画。拙政园内园有个扇亭, 坐在亭内向东北方向的框门外望去,见到外面的斋室和水廊,在林木掩映之下,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北京颐和园中的“湖山春意”,向西望去,可见到远处的玉泉山和山上的宝塔,近处有西堤和昆明湖,更远处还有山峦,层层叠叠,景色如画。

        引景。漏窗可以起到引景的作用,如杭州西泠印社,围墙上一排漏窗,人们观窗内之景,便欲入园游赏,于是,沿墙找到大门而入。苏州怡园中的复廊、上海豫园中的复廊,都有引景之作用。引景手法较多,有的用弧墙引景,如杭州虎跑。自“虎跑泉”照壁,沿弧墙前行,便至叠翠轩,桂花厅等处。也有的用文字来暗示,起到引景的作用,如上海豫园,自三穗堂向东,有一条廊向北,有“渐入佳境”四字,很起引景作用。廊边墙上又有四字“峰回路转”,显然是转弯,里面果然美景不少。总之,无论是漏花墙、廊、台阶、弧墙乃至文字,都能起到引景的作用。

        组景十八法,只是古人对组景方法的总结,在旅游景点设计中,不能生搬硬套,墨守成规,要融会贯通,要有新意。

        北京华汉旅规划设计研究院
        网址:http://www.bjhhlv.com/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007-0768   010-58236282
        传真:010-58235542
        市场咨询邮箱:huahanlv@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