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汉旅官方微博

最新动态

竭诚为您服务

咨询热线400-007-0768

24小时专家热线010-58236282

在线交流

经典案例

  • 河南登封“天地之中”旅游新城概规、控规及城市设计
  • 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木里洛克九百里线路总体规划及重要节点修建性详细规划
  • 甘肃永昌县骊靬文化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 《山东省淄博市东山生态园概念性规划》
  • 北京市房山区黄土坡村“一村一品”策划

首页 > 最新动态 > 旅游问答 >

旅游问答

以人为本在旅游规划中是如何实现的呢?发布日期:2016-03-23  作者:华汉旅业

         1、地域要素

        归纳起来,地域要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人口密度、人口结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现状准确的反映了当地的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和交通现状。
 
        人口密度和人口结构作为相对固定的变量,难以进行调整,因此唯一能够加以调整的就只剩下产业结构。从总体上看,中国内陆大多数拟发展旅游的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和一部分民族地区所具有的旅游资源优势往往被巨大的就业压力和经济落后的现状这些明显的劣势所抵消,导致从地域结构上,许多旅游开发区从起步就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要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必须在规划阶段站在统筹、全局的高度来调整地方产业格局,具体的办法是在考虑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优先发展能解决居民当地就业的产业。比如四川很多传统农业区域就应该大力发展生态养殖业和果蔬种植业等传统的第一产业,大力推进品种结构的调整,依靠建设本土加工企业或与外来企业合作,着力提高其单位产品的附加值,实现由传统畜牧种植业向形成精品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产业链条的转变。只有大量劳动人口的就业问题得到切实有效的解决,才能降低旅游开发前期的就业压力和剩余劳动力人口的输出,必要的时候还应该在不敏感地带引入第二产业如生产加工企业。
 
        由于旅游规划不能仅仅为旅游产业服务,所以有必要在实现区域产业整体优化的基础上发展壮大旅游业,把当地居民的就业问题放在首位,使旅游业的发展拥有牢固的基础,轻装上阵,实现可持续发展。
 
        2、人文要素
        人文要素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自然人本身、作为群体的人的活动即非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戏曲音乐、工艺品、民间风俗、乡土餐饮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发展,得到了普遍的关注和重视,已有大量文献讨论上述内容的开发和发展,但对于自然人本身的重视还远远不够,大多数文献仅仅从个体或群体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探讨,而没有上升到区域规划的层面加以讨论。
 
        乡土居民特别是其中的老年群体是历史的传承者和讲述者,是地域发生和成长过程的见证人。青壮年虽然是一个地区未来需要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群体,但他们在心理和文化方面往往不自觉的受到上一辈的劳动价值观和产业意识的影响。根据丽江、阳朔等发展观光产业成功地区的经验,家庭中老年人的精神状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家庭服务产业经营的成败,往往那些中老年人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对自己生活评价满意的地区,游客的评价也相对较高,能获得更多的回头客。相反,那些老年群体被边缘化的地区,服务产业也往往朝着急功近利的方向发生突变,最终葬送自己的形象和品牌。
 
        因此,旅游规划要突出人文关怀,应该不带任何文化偏见的把老年人定位为地域产业特别是家庭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避免老年人群体在产业升级中被边缘化。老年人虽然不构成主要劳动力,但对其社会职能的定位不能像传统产业规划那样被完全排除在产业链条以外,而是整个产业链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文化的讲述者和崭新生活的直接体验者。旅游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都应该本着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基本指导思想,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安,老有所乐,进而从根本上保证地域特色的延续和以人为本的实现。
 
        以人为本,综合协调各个产业的基础,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和指明方向,优先考虑自然人本身是旅游规划这一新型国土资源规划的核心价值和终极目标。旅游规划不同于传统规划的重要特点是其对人自身的关注超过对任何产业的关注。因此是否首先满足自然人的需要,决定了旅游规划从构思到实施全过程的成败。旅游规划无论项目大小,都必须放弃传统产业规划中效益最大化的思路,而应该通过为自然人的交往和交流过程提供平台来不断产生集聚和累加效应,进而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全面发展的综合目标。
 
        北京华汉旅规划设计研究院
        网址:http://www.bjhhlv.com/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007-0768   010-58236282
        传真:010-58235542
        市场咨询邮箱:huahanlv@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