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汉旅官方微博

最新动态

竭诚为您服务

咨询热线400-007-0768

24小时专家热线010-58236282

在线交流

经典案例

  • 河南登封“天地之中”旅游新城概规、控规及城市设计
  • 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木里洛克九百里线路总体规划及重要节点修建性详细规划
  • 甘肃永昌县骊靬文化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 《山东省淄博市东山生态园概念性规划》
  • 北京市房山区黄土坡村“一村一品”策划

首页 > 最新动态 > 旅游问答 >

旅游问答

我国旅游规划的发展脉络是怎样的呢?发布日期:2016-03-23  作者:华汉旅业

        1.我国旅游规划的发展脉络

        综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20年左右的旅游规划历程,其发展的脉络呈现两大特点。
 
        (1)理论借鉴与规划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总结与创新 
        有学者认为,我国研究界对区域旅游规划的特点、性质和一般规范的探讨是在总结、积累已经实践的区域旅游规划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如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的理论分析、区域旅游规划理论架构、旅游规划中的景观与环境、旅游资源分类评价体系等。其实,这只是理论构建的一部分。我国旅游规划的理论构建从一开始就相当多地引进、借鉴以世界旅游组织和西方发达国家为主的理论与方法。引进和介绍的主要旅游规划理论和方法有:巴特勒(R.W.Butler)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科特勒(PhilipKotler)的市场理论与市场营销理论等;B.马列士的SWOT分析(强势—弱势—机会—威胁分析方法)等。在旅游规划的类型与层次结构上,也较多地借鉴与引入了国外的一些成果。如WTO将旅游规划层次分成:国际、国家、区域(省级或州级)、地方和社区级、景点规划、建筑与景点设计。克莱尔·甘将旅游规划的空间尺度划分为:区域尺度(国家级、省级或州级)、目的地尺度、景点尺度三级,道格拉斯和WTO:国家级、区域级和地方级。对这些“洋”理论,我国规划学者并没有奉行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强调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分析与创新,强调“洋为中用”。
 
        (2)旅游规划编制专业主力以地理、城规、旅游管理部门为主
        近年来,旅游规划的编制队伍虽然出现了多元化趋势,但专业主力仍以地理、城规和旅游管理部门为主。
 
        地理学领域在规划实践中侧重于区域旅游规划、旅游资源开发和项目策划,总体上而言可以称之为“软规划派”。较之其它学科,地理学者们在完成大量开发规划的基础上,做了包括旅游资源分类评价、旅游规划理论框架、旅游形象、旅游区划等多领域的研究,成为旅游规划主力中的主力。
 
        风景园林、建筑和城规等专业的规划人员,在旅游规划实践上扮演着与地理领域各有侧重但并行发展的角色,承担了以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历史文化名城等为主的旅游规划编制任务。 
 
        此外,政府旅游主管部门也承担了相当多的地方旅游规划编制任务,包括当地的旅游行业发展规划、战略与年度计划。这类规划的最大特点是体现政府规划意图,以政府的任期目标和主要任务为出发点,以产业规划为鲜明特色,突出旅游的产业地位、对地方社会经济的作用、旅游六要素的配套、旅游项目招商与投资、旅游政策环境等。
 
        北京华汉旅规划设计研究院
        网址:http://www.bjhhlv.com/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007-0768   010-58236282
        传真:010-58235542
        市场咨询邮箱:huahanlv@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