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18911599897
24小时专家热线010-84856770
首页 > 最新动态 > 旅游问答 >
风景区入口的规划设计应如何做?
发布时间:2017-08-08
现代风景区因为服务对象范围的扩大,其辅助性功能空间也大为增加,在入口空间存在着解决交通、商业、餐饮、服务管理、办公等现实需要的问题。规模较大的风景区,其入口本身就是一组建筑群,在空间组织上也存在着自身的完整性。…
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精心准备的过程,简单地说,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概况为三步走:第一步,编制地方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行动计划;第二步:按照规划及实施方案,根据计划,落实每一项工作,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条件;第三步:开展申报、准备材料、迎接验收工作。
5A旅游景区游客中心普遍存在利用率低的问题,需要重新思考其规划设计问题。 游客中心的主要功能是为了在推广景区信息的同时,为游客提供便捷的服务,方便游客游览的需求。根据游客中心的类型不同,可以分为客源地型与目的地型、城区型与景区型、集散型与咨询服务型、通过型与退出型。游客中心是游客对景区的第一印象区,也是景区的门户,因此在5A景区提升规划中要
(一)根据自身特色,确定乡村开发类型 如果乡村本身有著名的地理标识性农产品,可以根据农产品开发系列美食康养;有些长寿村用有长寿文化基础,倡导食养、药养、中医等健康养生,结合养老民宿,发展中长期的家庭养老机构,适合作田园长寿文化康养开发等等。 (二)无特色资源,植入相关特色与功能 对于无明显特色资源的乡村,可以进入康养资源,通过旅游的搬运功能进行
【文化原则】 节庆是一种文化的表达方式,它们既包含了娱乐或休闲的成分,更昭示中华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与文化取向。文化是旅游节庆策划的核心和灵魂,旅游节庆策划必须依据文化要素进行,具有明确的文化主题和浓郁的文化色彩。在旅游策划中,文化原则的应用体现在把握文脉。所谓文脉是指旅游的自然地理背景、文化发展脉络和社会经济背景所形成的地方性。 【市场
无序化向有序化转变 乡村旅游应当从现在散落的农家乐和农业生产基地的无序发展方式升级,利用政府统筹规划的优势,使乡村旅游发展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为一体,通过对乡村旅游区域的发展方向、发展特色的指导,实施乡村旅游分区、分类的完整规划体系,避免乡村旅游资源无序或低水平开发。 规模化与精品化并进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农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有宽广的视野和长远的战略眼光,需要厘清思路,采取一系列战略措施,可以概括为规划引领、产业支撑、品牌塑造、集群创新、开放协作。 第一,规划引领 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规划的引领作用,要加快制定全国的城镇化发展战略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大区域城镇群规划,各个城市的发展战略规划(概念规划)、经济社会
运用系统论的观点,笔者认为休闲度假型小城镇是指具有由以特色的旅游吸引物、用于休闲度假为主旅游服务设施和以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服务构成的目的地吸引力子系统,能提供以休闲度假服务为主的旅游企业子系统,能吸引到有效游客的旅游客源市场子系统,能保证休闲度假旅游正常运行的旅游支撑和保障子系统构成的宜游宜居的小城镇。 1、目的地吸引力子系统:旅游资源
这些年来在全国先后出现过各种新型城镇化的改革尝试,例如天津模式、成都模式、广东模式以及江苏模式和浙江模式。从共同性来看,分析人士将之总结为:工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农地向集约经营集中,村民向新型社区集中和土地有偿转让使用。鉴于此,各地的共同经验可能会集中整合,作为全国性规范推出。 1、成都模式 以大城市带大郊区发展成都模式。成都是典型的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