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10-84856515
24小时专家热线010-84856515
2021-2025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计划时期,“十四五”规划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以来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对我国文化和旅游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1953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起,我国已经经历13个五年计划,“十四五”规划不仅是以往五年规划的延续,更面临很多新的特点,总的来看,“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将会大大难于以往,必须提早谋划、做好充分准备。因此,今明两年将是编制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关键时期。如何把“十四五”规划研究编制好,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旅游业在新时代背景下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新任务、新目标。
一、充分认识“十四五”规划的重大历史使命
第一、“十四五”是承上启下的重要发展时期
“十四五”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按照党的十九大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时间表和路线图,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接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样,“十四五”规划将成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其目标必将体现这“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和承上启下的特点,既要巩固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又要为实现第二个一百年第一阶段的奋斗目标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十四五”期间旅游业承担更为重大的历史使命
党的十九大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十九大同时提出包括文化强国在内的十二个强国目标,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文化旅游业如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如何助推文化强国建设?这是“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面临的重大历史使命,也是必须要回答的问题,“十四五”规划应作出方向性、战略性的安排。
第三、“十四五”规划是文旅融合的顶层设计
“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是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以来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这对于指导文旅深度融合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2019年地方文化和旅游部门陆续整合以来,各地忙于理顺机构、熟悉业务,对于文旅融合更多是停留在“摸着石头过河”,缺乏长远发展规划引领,因此,通过“十四五”规划尽快完成顶层设计,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指导今后一段时期的文化旅游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四、旅游业要为构建大国形象做出应有贡献
我国正面临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将长期呈现中低速增长趋势,这需要我们依靠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丰富和提高有效供给。从国际看,单边主义盛行,中国威胁论猖獗,需要通过更多民间文化交往增进了解、促进合作。当前,我国世界遗产数量达到55处,已经跃居世界第一,我们应该在遗产保护和利用上发出更多的中国声音。随着国家公园体制加速推进,旅游业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和重大挑战,旅游行业管理部门应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主动作为,适应新形势,不断提高旅游产品吸引力和旅游服务水平,积极开拓海内外市场,实现我国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的转变。
二、准确把握“十四五”期间旅游业重大趋势
编制好文化旅游业“十四五”规划,一方面要对改革开放40年来旅游业发展现状做出科学、准确分析,另一方面要认真研究未来一段时期旅游业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新任务、新目标,准确把握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重大趋势,找出长期困扰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矛盾,积极探寻破解之道。
第一、打造旅游精品,实现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拥有旅游景区数量达3万余家,其中5A级景区259家,世界遗产列居世界第一,从数量上来说已经成为旅游资源大国,但仍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包括5A级景区在内普遍存在开发水平较低、业态不丰富、过度依赖门票的问题,旅游供给与游客需求存在不小的差距。同时,景区经营难度也在增加,一方面旅游景区竞争日趋激烈,2018年,中国出境旅游达到1.5亿人次,旅游景区竞争实际上已经进入到全球化竞争的层面;另一方面,国有景区的门票价格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迫切需要对现有旅游景区进行综合提升,提高景区吸引力和经济效益。
第二、文化强国建设需要更多的文旅融合产品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强国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旅融合是旅游产品创新、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文化与红色旅游、遗产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相结合,可以极大地提升旅游产品内涵,彰显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维系国家和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命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大力挖掘并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旅游产品进行深度融合,推出一大批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产品,将是“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
第三、“多规合一”强化旅游规划的可实施性
“十四五”规划要摒弃以往旅游规划空间布局“画圈圈”的粗放方式,突出规划的落地性,将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有机整合;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可以说,生态环保已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重要抓手,在旅游发展中,我们不仅要考虑市场的需求、资本的需要,更要考虑环境的承载力,确定开发边界和开发红线,这些都都对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林地、耕地保护、生态红线充分对接,形成一本规划、一张蓝图,使之真正成为可落地、可实施、经得起时间检验的规划。
第四、以市场为导向推出新型产品
“十四五”时期也是旅游市场面临较大变化的时期,一是消费水平产生较大变化,2018年中国人均GDP约为9768美元,达到世界银行划分的上中等收入经济体水平,“十四五”末,即使按照6%左右的增长,中国人均GDP也会进入世界银行划分的高收入经济体12000多美元的门槛,跨过“中等收入陷阱”,从中等收入经济体晋级为高收入经济体,其对旅游业带来的深刻影响和变化需要进行深入分析。二是消费结构产生新的变化,一方面,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养老养生产品需求持续升温,另一方面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第一批“二孩”家庭将进入消费期,对旅游产品、旅游服务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我们及时跟进及时提升。三是随着90后成为消费主力,对于旅游产品开发、旅游营销、旅游服务都提出新的课题,需要认真加以研究。
第五、全域旅游推动全产业融合发展
与“十三五”规划不同,“十四五”规划将坚持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以“全域”发展模式代替景区发展模式,从主客割裂转变为主客共享,强化旅游产业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通过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城市风貌改进、产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因此,“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需要有更广的视野、创新的思维进行战略谋划。
第六、信息技术革命将深刻改变旅游行为
如果我们回过头来看4G对旅游的影响就会发现,基于4G应用的移动互联网对旅游产生了深刻变化,游客不在只能通过旅行社、景区广告选择旅游目的地,而是通过手机APP获取信息、通过朋友圈等渠道丰富便捷的进行选择;OTA企业的兴起,使游客可以很方便定酒店、机票、门票,促使自助旅游变得可能;手机导航的广泛应用催生了自驾旅行,国外APP的中国化加上手机翻译软件,走出国门自由行成为可能……如果说4G还仅仅是网速的革命,即将到来的5G时代带来的将是应用场景的革命,大流量移动宽带场景适用于3D高清视频、AR/VR等,这将是普通消费者会经常使用的5G应用。5G+AR、5G+VR、5G+AI将催生一大批全新的智慧景区和智慧服务,这些实时的场景应用加上大数据分析、自媒体应用将对景区营销方式带来深刻变革。“十四五”必将是智慧旅游发展的五年,旅游业随着信息技术的升级将步入新的发展模式,因此“十四五”规划必须充分预测、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新机会、新问题、新挑战,才能够更有效的符合时代诉求,真正起到规划引导的作用。
第七、创新发展是“十四五”规划的主线
中国旅游业40年的高速发展,使我们跃居为世界旅游大国,但是也存在着诸多的发展瓶颈,必须依靠深化改革加以破解。随着国家机构改革基本完成,下一步要推动各项改革落实落细落地,不断开创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可以预见,“十四五”的五年必将是中国文化旅游发展变革的五年,也是突破的五年。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到2020年提出国家公园及各类自然保护地总体布局和发展规划,完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设立一批国家公园,到2025年,健全国家公园体制,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归并优化,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法律法规、管理和监督制度,提升自然生态空间承载力,初步建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对现有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海洋公园、湿地公园、冰川公园、草原公园、沙漠公园、草原风景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点)、自然保护小区、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等各类自然保护地开展综合评价,按照保护区域的自然属性、生态价值和管理目标进行梳理调整和归类,逐步形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分类系统。可见“十四五”期间将是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旅游管理体制发生深刻变化的五年。
三、编制好“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的基本要求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错综复杂的各种外部影响,如何编制好“十四五”规划并用于指导未来五年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按照以往五年规划编制程序,今年将要启动新的五年规划前期研究并提出基本思路,对于编制“十四五”规划来说,预先研究、提早部署显得尤为重要。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是一项国家到地方、全局到局部、宏观与微观等相互结合的系统性工作。结合以往编制五年规划经验,总体来说,“十四五”规划研究制定的编制重点为:
研究谋划符合当地具体情况、具有可操作性的重大建设项目和重点发展任务,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提前启动部分重大课题的研究。特别是重视发现长期困扰旅游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致力于打破制约旅游发展的瓶颈,找准突破发展的切入点、解决核心问题,发挥战略导向作用。
客观全面做好总结评估,对“十三五”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总结评估,客观准确把握当前所处发展阶段及特征。
要用更广阔的视野来发掘自身发展优势。既要向内看,更要向外看,要把自身资源纳入一定区域内区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比较优势;既要看眼前,更要看长远,要用发展的眼光发现潜在的旅游热点;既要看旅游本身,也要看其他产业,要用全域旅游的理念发现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机会。
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着重解决在“十四五”期间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目标,特别是围绕这个目标真正解决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动力。
结合发展目标,策划一批切实可行的重大项目,这里面既包括对现有旅游景区的提升改造,也包括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打造的新的旅游项目。
“十四五”旅游规划要充分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进行紧密对接,特别是与国土空间规划进行有效对接,要加强对土地、环保等各种约束性指标的研究,确保规划可落地;要加强对旅游行业发展趋势的研究,瞄准市场,明晰客从哪里来;重点项目策划要与招商引资同步开展,解决钱从哪里来,确保规划的可实施。
做好与远期发展目标的衔接,既要以五年为主,又要预测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各项目标,以及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四、编制“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的基本流程和内容
根据以往五年规划编制经验,华汉旅认为要编制好“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至少需要以下几个步骤:一是现场调研,主要包括对区域内资源的详细考察、与当地主要领导、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领导召开座谈会;二是资料研究,主要包括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进行评估,对区域内未来发展进行研究,对影响文化旅游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等。三是确定基本思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拟定规划框架。四是征求意见,就规划框架召集专家论证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五是形成成果,充分吸收当地领导、专家意见和建议,对规划进行认真修改,形成规划成果。六是对规划成果举行正式论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
目前,据“十四五”规划正式实施只有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如果要编制真正能指导未来一段时间文化和旅游业发展的长期规划,确实到了该要启动的时候了。
张燕渤 北京华汉旅规划设计研究院 副院长
先后在政府部门、大型国有企业、电子商务企业、旅游咨询企业任职,具备多行业、多学科综合优势。拥有丰富的企业管理、项目管理经验和良好的组织、管理及沟通能力。从事旅游咨询工作16年,对旅游业发展规律有深刻的理解,擅长深度宏观分析与缜密微观执行紧密结合。
作为北京市旅游委特邀专家,近年来多次参与了北京市4A、5A景区检查验收,拥有丰富的景区提升创建经验。先后组织和参与了国家旅游局、北京市旅游委、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局委托的国家级课题和旅游产业相关规范、全域旅游标准的编写与评审工作。
从业以来主持或核心参与的主要项目有:《天津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大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鸭绿江(吉林省段)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河南省焦作市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带总体规划》、《北京市顺义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泰山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宁夏沙湖景区总体规划及重要节点详细规划》、《北京市慕田峪长城旅游区总体规划》、《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国家公园创AAAAA级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规划方案》、《新疆农八师石河子军垦文化红色旅游总体规划》、《瑞金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井冈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瑞金市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程咨询服务》、《漠河北极村创建AAAAA级景区专项规划及全程咨询服务》、《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东嘎镇桑木村》(获国家旅游局颁发的“2016旅游扶贫公益规划示范成果”奖)、《河南省平顶山市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秦皇岛市文化创意产业总体规划》、《北京市什刹海休闲文化体验区导览标识系统设计》(获国家设计专利)、《北京市旅游集散体系规划》、《北京市西城区全域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提升规划》、《北京市顺义区旅游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专项规划》、《武陵山旅游发展战略纲要》(国家旅游局委托)、《首都经济圈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北京市旅游委委托)、《河北省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指南》(河北省地方标准)等。
“十三五”规划主要案例有:洛阳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信阳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丹东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金昌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大兴安岭地区“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赣州市省级副中心文化旅游城市建设规划、平顶山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漠河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霍尔果斯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合肥市庐江县“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洛阳市洛龙区“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等。
北京华夏旅业联盟文化有限公司简称“华夏旅业联盟”,2017年由北京华汉旅规划设计研究院牵头,在50余家文化和旅游行业实力企业鼎力支持下创立,以“对接资源、联通需求、服务政企”为使命。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项目招商引资、宣传推介、展览展会及培训研学等服务,协助客户方拓展“智源、财源、客源、学源、政源”,招引“投资商、开发商、建筑商、运营商、服务商”,并对接“资金、人才、品牌、营销、特色IP”,从而构建“搭建平台、规划引领、投资跟进、资源配置、项目落地、产业升级”一站式的综合服务能力,为客户方的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创新赋能。
华夏旅业联盟在国务院国资委、北京文化和旅游局、中国旅游集团、中信集团等大力指导和支持下,对接了大量优质的文旅项目板块的开发商、投资商、旅行商及媒体等资源,可以为地方政府在北京召开文旅项目招商推介会提供高匹配的综合资源、专业的策划方案及高效的执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