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汉旅官方微博

技术专题

竭诚为您服务

咨询热线010-84856515

24小时专家热线010-84856515

在线交流

经典案例

  • 河南登封“天地之中”旅游新城概规、控规及城市设计
  • 洛阳市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
  • 河南省平顶山市文化产业规划
  • 盘县竹海旅游景区建设发展规划
  • 重庆万州长滩温泉——潭獐峡旅游景区规划

首页 > 实战案例 > 经典案例 > 国家文化公园与红色旅游 >

国家文化公园与红色旅游

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红色旅游研究

服务内容:调研、评估、发展建议
关 键 词:西北五省 红色旅游  
项目规模:区域研究 
委托单位:全国红办办公室
完成时间:2013

相关介绍
一、研究背景
 
红色旅游作为国家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富民工程、民心工程,自从2004年上升为国家战略和国家行动以后,在各地更加有组织、快速地发展起来,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在内的西北五省区,是中国红色旅游发展的重要区域。
 
本课题是在党的新的历史时期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十二五”的中期进行的一次区域性的红色旅游发展专项研究,该研究在原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更加侧重于引导发展中的优势,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基于对西北五省区红色旅游的发展背景和发展现状的系统分析,总结判断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红色旅游的发展趋势,提出西北五省区红色旅游未来发展的几项主要对策,重在从战略和实践角度研究对西北五省区红色旅游发展做出研究和探索。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综合运用了历史学、地理学、区域经济学、旅游学、规划学等各学科的相关研究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具体主要有田野调查、文献研究、推演法、蹭地分析法、地理信息系统、系统动力学等,实现文献与田野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推演与归纳相结合。
 
三、研究内容
 
3.1西北五省红色旅游发展背景
 
本课题从西北五省区红色旅游发展的政策背景、各省区的有关发展规划和相关学术研究三方面全方位研究了西北五省红色旅游发展的背景。
 
3.2西北五省红色旅游发展现状
 
在背景研究基础上本课题侧重从西北五省红色旅游资源现状、开发现状、旅游线路统计、配套设施现状、市场发展现状和区域合作现状六大方面分析厘清了五省的红色旅游发展现状。
 
3.3西北五省红色旅游发展问题
 
通过田野调研、政府专家访谈和对有关研究新型梳理,总结出目前西北五省红色旅游的发展存在的七大问题:在整体空间格局上各自为战,分散发展,缺乏整体发展思路和有效的区域合作机制;红色旅游资源评价体系不科学,红色旅游资源的地位认知不够;在管理运营机制上仍以政府为主市场体制不健全;红色旅游资源深度挖掘利用不够;红色旅游产品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旅游产业链条不完善;红色旅游与其它旅游产品整合不足;红色旅游的基础和服务设施不足;管理体制不顺畅,尚未形成富有成效的工作机制。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西北五省红色旅游发展整体处在相对较低水平,也是西北五省红色旅游在未来发展必须要规避和解决的重点问题。
 
3.4西北五省红色旅游发展趋势
 
立足于整个中国旅游产业发展趋势,紧扣红色旅游的独特性,本文总结出未来西北五省红色旅游发展的八大趋势:红色旅游资源的互补性决定区域合作势在必行;产业集聚和整合时代决定红色旅游产业集聚时代即将到来;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推动红色旅游开发主体多元化发展趋势;体验旅游时代引导红色旅游多元化发展模式趋势;抓大放小、梯级开发、统一保护和区别开发将成为重要趋势;公稳民进客源结构变化趋势;中老年客群和特殊客群稳固发展基础上,青少年客群增加的客群年龄变化趋势;在旅游扶贫开发背景下,红色旅游社会战略趋势明显。归结其本质,伴随着整个红色旅游市场的渐趋成熟,红色旅游的发展将真正实现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富民工程和民心工程的整合,红色旅游将真正的发挥其经济效益,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丰富人们旅游生活。
 
3.5西北五省红色旅游发展对策
 
本研究在深度分析上述四个方面的基础上,从实战角度提出了未来西北五省红色旅游发展的六大对策:全面布局,构建“大延安红色旅游发展圈”,培育五个增长极、多个发展组团;建立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性评价体系,分别制定针对性、操作性强的资源开发路径;保护红色资源,深挖资源内涵,做好红色叙事,围绕游客体验创新旅游产品;加大红色资源与其他类型资源的整合,创新红色旅游十大业态,形成红色带动或红色参与的旅游产业区域集聚;加快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公益项目引入竞争、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经营项目大胆引入市场主体进行投资运营;不断改善旅游综合环境,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建立人才队伍,提升人性化服务。
 
四、创新之处
 
4.1提出创建“大延安红色旅游圈”,拉动西北五省区红色旅游发展,形成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的典范
 
根据资源条件、发展现状、发展潜力与发展机遇,西北五省区应构建形成“一个龙头、五个增长极、多个发展组团”的发展格局,实现全面发展、重点突破、有机整合、持续发展。
 
一个龙头:大延安红色旅游圈,以延安为核心,以庆阳为次中心,以榆林、铜川为支撑的陕北陇东地区,通过红色资源的挖掘与保护、红色主题的彰显与演绎、红色叙事的体验性设计、红色产品的创新开发、红色旅游区的升级发展、旅游产业的区域聚集、旅游扶贫实验发展、加快建设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建立有效的跨区域合作机制,推广红色旅游的延安经验,放大其辐射带动作用,构建集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富民工程、民心工程合一的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大延安红色旅游圈”,成为西北五省区红色旅游的龙头和超级引擎。
 
五个增长极:以西安为核心的关中红色旅游增长极、兰州-白银红色旅游增长极、银川-六盘山-固原红色旅游增长极、西宁-青海湖红色旅游增长极、乌鲁木齐-石河子红色旅游增长极,以省会城市为游客集散、综合服务、红色主题宣传的中心和窗口,加强红色旅游资源富集地区的旅游深度开发,实现联动发展、重点突破。
依托其他重要的红色旅游资源点进行组团式发展,形成红色旅游大发展格局中的重要支撑点。
 
4.2建立了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性评价体系,为资源开发提供基础和依据
 
参照保继刚的“旅游资源定量评价”和楚义芳的“旅游地开发评价研究”,本课题建立西北五省区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性评价系统并建立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性评价模型,评价模型主要包括三个评价项目:旅游资源本体评价、开发环境评价、开发条件评价。每个评价项目下又包括多项评价因子,每个评价因子的评价值总和为评价项目的得分,评价项目得分总和为该项旅游资源的开发性评价得分。
 
 
该模型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每个评价项目都可以单独进行评价,并对其旅游开发方式和开发路径产生重要作用。
 
二是运用该评价体系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性进行评价的结果是动态的,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开发环境和开发条件变动性相对比较大,当量变转化质变的时候,会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带来极大的机遇;
 
三是众多评价因子之间的优劣势组合也会对红色旅游的开发起到很大作用,在具体开发过程中要系统分析、综合评价,因地制宜,制定具体可行的发展方案。
 
 
4.3通过情境化、故事性的红色叙事增加游客体验,加强红色资源与区域内其他资源的结合,创新红色旅游十大业态,加强旅游产业区域集聚
 
红色旅游产品要围绕游客体验进行设计开发,做到红色旅游过程中的红色文化生动化、革命环境情景化、旅游过程参与化、消费延伸化、服务人性化。这就要求必须善于营造体验情境,善于讲故事,在宏大叙事之下注重个体、注重细节、注重过程,既让游客深入浅出地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又能增强游客参与的热情,延长红色旅游的产业链,集游、住、行、吃、购、娱、体、学、疗、悟为一体。
 
创新红色旅游十大业态:红色场馆、旧居旧址、遗址公园、烈士陵园、红色乡村农庄、红色小镇街区、怀旧养生养老、红色山水度假、红色旅游综合体。大力发展创新业态,增强红色旅游的自我发展能力,形成良性的产品、项目、产业发展态势。
 
红色旅游的经营项目更要在坚持红色文化主题的前提下,研究市场需求,尊重市场发展规律,进一步加大与区域内生态、民俗、文化、社会、农业、工业等资源的整合,形成红色旅游资源为主、红色文化为主题、红色文化为元素等三类红色文化参与开发类型和区域产业集聚。
 
五、应用价值
 
本研究摸清了西北五省红色旅游发展的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发展对策,对于接下来西北五省红色旅游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全方位的实战型理论支持。
 
尤其是创新性的建立了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性评价体系,为西北五省红色旅游开发资源评价建立了科学的模型支撑,为各级政府、社会企业进行红色旅游开发提供科学合理决断建立了系统支撑。同时该模型亦可应用于国内其它区域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评价,也可以对我国现行的旅游资源评价系统进行修正。
 
大延安红色旅游圈的提出、十大红色旅游创新业态、新型红色旅游资源的梳理等方面都对政府和社会力量参与红色旅游开发提供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