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汉旅官方微博

最新动态

竭诚为您服务

咨询热线010-84856515

24小时专家热线010-84856515

在线交流

经典案例

  • 河南登封“天地之中”旅游新城概规、控规及城市设计
  • 洛阳市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
  • 河南省平顶山市文化产业规划
  • 盘县竹海旅游景区建设发展规划
  • 重庆万州长滩温泉——潭獐峡旅游景区规划

首页 > 技术专题 > 实战经验 >

实战经验

“民宿”主导下的传统古村落保护与开发模式发布日期:2016-03-23  作者:华汉旅业

在过去10年间,我国自然村落从363万个锐减到271万个,平均每天就有200多个村落消失,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已刻不容缓。作为一名旅游规划从业,我们在思索,如何自身的角度切入,整合多项因素,为中国庞大的传统村落,去寻求一条保护与发展的并存之道。

  一我国传统古村落保护现状

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我国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精粹和中华民族的根基,蕴藏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和自然生态景观资源,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然而,长期以来,伴随着“农业现代化、乡村城镇化、郊区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开发、城乡统筹发展”的多重挑战和冲击,传统村落不断遭受“建设性、开发性、旅游性”破坏。目前,“千村一面、万村一貌”的“特色危机”正成为共性问题,不少传统村落正在遭受“持续性破坏”,甚至濒临消亡。

实施对传统村落的保护,2012年4月,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启动了中国传统村落的调查,2013年,启动首次“中国传统村落”的评选,至2015年底全国已公布传统村落共计2555个,在此基础上国家文物局进一步公布了“国保省保单位集中成片传统村落”370处,国家陆续对这些传统村落的保护投入了政策及经费的支持,制定了保护发展规划。这些通过评选的村落其物质文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然而传统村落的保护更重要的是要让其能够“活着”并延续使用,因此传统村落的复兴就一定要通过产业的复兴,实现乡村生活方式的再造。

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再次将乡村旅游作为促进农村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传统村落因其具有的悠久历史、地方文脉、特色文化等具有更大优势,旅游产业的介入也让传统村落的发展看到了曙光。

  二、旅游介入下的传统村落发展模式

按照传统村落资源的不同利用方式,我们发现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无外乎以下几种方式:

1. 村落观光型

这类村落乡村的独特风貌观光为主要吸引,一般特色建筑群观光为主,辅以当地文化观光、民俗博览等,是基于对村落保护的展示,也是目前绝大多数传统村落的发展模式诸葛八卦村、永定洪坑村等。此种模式属于村落博物馆形式,对村落实现了较好的保护,但经济效益较低,不利于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诸葛八卦村

永定洪坑村

2. 乡村休闲型

这类村落以原生态的村落风貌和民俗风情为主要吸引,以传统美食、乡村客栈、民活动主要产品,一般为都市近郊区域村落风貌和文化传承良好的地方,传统原住民较多。如:杭州梅家坞、成都花楸村但这种发展类型一般对村落的风貌破坏较大、民风民俗很容易被大体量融入的城市人群所同化

 

 

杭州梅家坞

成都花楸村

3. 生活度假型

这类村落一般临近大的客源市场,由大开发商整体介入,对村落建筑外部和环境进行修复,凸显当地文化特色,并进行内部改造,功能置换为度假酒店,并将文化的传承融入内外部的设计,形成村落式的度假酒店或者度假村,如安缦法云这种发展类型目前在国内较少,村落建筑保护较好,综合效益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安缦法云

4. 综合开发

这类村落以观光为基础,注入休闲、度假等业态,基于保护分区形成博物馆、村落客栈、度假酒店、旅游地产等产品形态村落的保护较弱,但能够实现较大的经济效益,目前这种发展类型不可能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但容易陷入到村落特色不足的陷阱之中。

 

 

宏村

西递

以上几种发展模式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在保护与发展中如何实现平衡,主导产品形态至关重要

  三、民宿主导下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

1.民宿在乡村旅游大舞台中的角色分析

民宿是起源于欧洲乡村地区的一种旅游业态,最初以简单的提供住宿与早餐(B&B)为 基本模式。经历百余年的发展,在旅游业发育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和地区,民宿从乡村走向城市、从农场走向景区,不仅形态万千而且别具特色,成为区域性旅游品牌及核心吸引物的重要构成。而对于当下的中国,民宿产业的发展仍然与乡村与农业的多路径发展有着复杂的交织,民宿一方面肩负着促进乡村旅游升级发展,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强村惠民的重要功能;另一方面又承载着大批返乡“新农人、新创客”对美丽中国乡村梦的追寻。这多重功能的交织,让民宿成为了2015年旅游圈最热门的话题。

那么民宿在中国旅游市场为什么收到了如此的热捧,笔者通过走访和资料研究发现,民宿恰恰符合了旅游对乡村旅游的全部期望,构建了一种新形势的乡村生活方式:住在民宿主人家,和他们一起在水阁边喝粥、拉家常;去市场买回最新鲜的蔬菜,让房东炖一锅鲜美的汤;或者只是依偎在水阁河岸边、桔树浓荫下,细细地品味白菊茶的芳香;入夜,则尽情享受古镇的安逸,枕着潺潺的流水声入梦,体味着乡村传承百年的生活方式,或许正是这种返璞归真的愿望让民宿成为行业投资的新宠。这种“有温度的住宿,有灵魂的生活”最贴切乡村生活的方式,或许会在传统村落在未来保护与发展中扮演大角色

2.民宿主导的旅游开发模式,对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战略意义

实现保护的最大化:民宿以中高端的乡村生活方式的热衷者为重点客群,通过对传统村落建筑景观的改造,将村落文化融入到内外的设计之中,避免大量客群的融入对村落的破坏,同时也将村落的风貌与文化实现了最大程度挖掘与传承。

实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一方面民宿不仅复活了传统村落天人合一的整体村落风貌和形态传统民居的生命力,同时能最大程度的与乡村旅游、有机农业相结合,带来经济的活力,有数据分析,新型民宿带高于农家乐、农家客栈300%-500%甚至1000%以上的收益。另一方面村民农人、新创客涌入了成为了民宿的经营主体,他们是旧乡愁与新乡的承载与传播体,空寂的传统村落,带来了生命与活力实现了物质与非物质文明的良性传承

实现村落特色的最大化:村落民宿开发,依托村庄的文脉、地脉和人脉,客人深度体验着独这个村落的千百年的故事,使其与任何一个村落形成了鲜明的差异。而且每一个民宿又都是民宿主的一件作品,整是这种差异化,更增添了民宿的魅力。

  四、以民宿为主导的传统村落开发路径

1.秉承“嵌入式开发”的保护发展理念,实现传统村落的4大保护与4大提升

嵌入式开发是指在保证村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使旅游产品的建设点状嵌入、插花式引入,不突兀、不张扬、总体保留原始风貌。嵌入式开发可以保留村庄的原始肌理,又可以将旅游生活方式融入乡村,是不干扰村庄风貌前提下的保护性开发,可以实现传统村落的四大保护与四大提升实现“游客——原住民融合共生”。

 

2.突出重点,抓好五项工作

一是要做好资源的深度挖掘,尤其是对村落的民居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民居是民宿的物质载体,因此要对民居的房屋质量、接待能力、经营意愿等做深度调研才能有的放矢的实现闲置住宅的资产性复活。文化资源则是民宿的精神载体,传统手工艺、农耕习俗、村庄历史则是能使民宿作为温度的住宿”成为可能,也是实现文化产业延展的重要因素。

二是做好重点业态的培育,抓好摄影、写生、国学教育等推动文化产业与古村落的有机结合的业态的培育,形成村落品质民宿的提升推动力量核心吸引力。

三是做好重点项目,形成线面的发展格局,搞好境内资源的串点连线,整合散落在各处的零星旅游资源点,形成体验工坊、博物馆、绿色基地等核心项目示范,打造成精品线路。

四是做好配套服务政府引导资金加大道路拓宽、通讯信号覆盖、宽带网络普及、景观小品建设、购物娱乐场所修建、公厕增设等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另一方面民宿要想获得长远发展,一定要有“大商业”理念,利用其自身有形和无形的传统文化遗产,加强名胜、名街、名店、名牌、名剧、名厨、名菜肴、名小吃等体验项目的配套建设

五是做好村落机制建设,比如负责任政府的有效推动;社会精英的乡村回归和深度参与;负责任团队的科学 规划设计与教练式指导、培训;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有效激发;城乡要素的合理流动与恰当的利益分配等相关机制的建设

3.三步走民宿古村落落地

一是制定了“开展传统民居改造利用的实施意见”等配套政策,引导、帮助村民通过对住房进行修缮、改造,用较低的成本达到改善居住条件的目的。

二是制定了修复导则,明确了民居改造的技术规范要求,告诉老百姓哪些不能改,哪些要改、怎么改。

三是做出几个改造样板项目,作为示范引领。让一部分有条件有能力的农户(村庄)优先建设,通过设置新的民宿点,或把原有农家乐提升改造为民宿,并逐渐形成民宿群落,以点促面,以面带点的发展道路

4.统一营销,形成村落民宿品牌

要让古村落民宿产业形成规模,除了有一个统一的发展理念外,统一的管理机制之外,还必须有一个统一的宣传品牌,村落民宿整体宣传推介,形成市场的影响力

  五、规划案例分享

蚕华山村是隐逸东北的一个小村落,背靠蚕华山、龙华山面向青龙湖,村落风貌古朴自然,2015年5月成功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为了实现蚕华山村的保护发展,2015年6月起接受四川西充县旅游局的委托,规划编制《四川省西充县青龙乡蚕华山村省级乡村旅游示范项目总体方案策划》,后又接受其委托编制《西充县青龙乡蚕华山村省级乡村旅游示范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项目经过了为期7个多月的规划编制工作,蚕华山村探索了一条民宿主导下的传统村落开发模式。

接到任务后,规划组即对仅有247户的蚕华山村进行了为期7天的实地调研,对村庄的传统院落留存情况、村落改造情况、村民经济状况、民俗民风情况、投资发展需求、旅游发展现状、旅游发展意愿,以及每一户的家庭情况、房屋状况都进行了详细系统的调研,并结合市场的发展趋势,结合传统村落的实际情况,以“中国田园画式民宿村落”、“美丽乡愁承载地”为切入点,通过情感的牵引拨动成渝中高端人群内心最柔软的心弦,打造乡村深度体验基地

规划选取对村落能实现保护性开发综合效益最高的民宿作为主导业态,甄选出可进行高端民宿接待、中端民宿接待和普通民宿接待的村户50余户,先期重点启动16处户。同时引进休闲农业、非遗体验工坊、乡村博物馆等乡村生活型业态,以村民参与型的经营方式,将外来度假人口与本地生活人口进行了完美的融合,实现了村落的可持续发展,为四川省、乃至全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样板。

此文作者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