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10-84856515
24小时专家热线010-84856515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2年2月15号印发了《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纲要》还指出,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支持海南等重点旅游区建设。”
在文化产业是国家着力推动的“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旅游业是着力培育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当下,对准确认识旅游与文化的关系,进一步推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之所以可以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提升,主要是因为两者之间具有天然的耦合性。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相互融合,能产生“1+1>2”的效应,最终实现互利共赢、共同繁荣。因此,笔者认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极具必要性、可行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十分必要且可行
(一)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1、文化产业的良好发展亟需旅游产业的融合
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很多显著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表现为文化产业需求少、市场小、发展前景淡薄;管理机制上的政出多门、权力交叉,而且表现在由于投融资机制导致资金短缺问题的存在,使得丰富的民俗文化、民间手工技艺的发展面临传承及保护危机,而要解决这些危机,则需借助旅游产业。将文化以旅游的形式加以表现不仅可以解决文化传承中的问题,而且可以为文化产业提供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市场和目标客户群体。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基础上,文化产业的需求、市场以及发展前景,传统技艺的传承发展都不再是问题。因此,借助旅游业来丰富文化、挖掘文化、保护文化、扬弃文化是一种要求,二者的融合是一种趋势,这种融合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失为契机。
2、旅游产业的水平提升需要文化产业的融合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业正在由传统的观光游览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不再仅仅满足于观光赏景,而是越来越多地表现出体验和感悟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的需求,希望“游有所思、游有所悟”。
同时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不够、水平不高、旅游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竞争优势等问题的解决,也要借助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可以说,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不仅有助于提高旅游品位,有助于旅游品牌的树立,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更是一种趋势。因此笔者认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不仅仅是文化产业发展所必需的途径,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召唤与必然选择。
(二)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可行性
1、文旅融合政策可行
2009年以来,国务院相继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标志着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国家战略性产业;2009年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联合出台的《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为二者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强调“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强调“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对准确认识旅游与文化的关系,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2012年2月15号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支持海南等重点旅游区建设等,成功促使了两大产业互动融合上升为政策上的战略支点,充分显示了两大产业融合在政策上可行。
2、文旅融合理论可行
产业融合的现实条件是产业关联、产业互补的存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产业关联性强,产业存在互补。从共有属性看: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都是既有文化属性又有经济属性的综合性产业,都具有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产业结构优化、提升的重要作用。从共有特征看: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都具有地域性、消遣性、经济性、传承性、创造性等共同的特征。从互动机制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是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的。从文化产业角度看: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重要内容;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形成旅游的特色和魅力;旅游成为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文化消费是旅游消费的重要内容。从旅游产业角度看: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传播渠道和交流方式;旅游是文化繁荣的重要支撑;旅游产业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通过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不仅能够增强旅游的文化品位和吸引力,促进旅游大发展,而且能够促进文化有效传播和大繁荣。因此,我们认为产业融合和旅游融合在理论上也极具可行性。
3、文旅融合实践可行
在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不胜枚举。据不完全统计,《印象刘三姐》在全国各重点旅游城市和旅游景点定时定点上演的旅游文化演出已经超过200多台;继《印象刘三姐》以后,张艺谋和他的团队还打造了“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岛”以及 “印象大红袍”五个各具独特魅力的“山水实景”大戏,并渐露品牌端倪;“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为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增添了不可估量的文化含量;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及作品《抱愧山西》使晋中旅游资源生机焕发;《乔家大院》、《八路军》等影视剧的火爆将山西旅游产业引向更高层次;杭州的《宋城千古情》、陕西的《梦回大唐》、河南的《大宋东京梦华》和《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沈阳的《刘老根大舞台》等旅游演出的异军突起,声名鹊起,收效显著,是演艺界、学者、企业家联手共同培育的艺术之花,更是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合作的成果。
二、文化产业园的明确提出,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广阔舞台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文化产业园区”的概念,鼓励了更多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即是一种新型的服务型文化产业,它既不同于文化用品制造业,也不同于以外地客户为主要对象的传统旅游产业,还不同于现有的书店、音像市场等传统的文化用品批发零售业等文化产业,它是一种符合现代需求、具有都市特征的新型业态,是对现有文化产业的重要补充。文化产业园区还是以文化为主题的都市体验式休闲消费区。它以文化为特色,以商业为载体,将文化融入休闲,在休闲中体验文化,从而实现文化与市场的有机结合,促进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因此,文化产业园的建设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
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能促进消费型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品需求的增长,进而为相关上游产业的发展创造新的机遇,促进文化产业链条的纵向延伸与横向扩张,进一步提高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与整体竞争力。文化产业园区,是一种以文化为主题的都市体验式休闲消费区,能提供各种符合现代都市人文化消费需求的新型文化服务,如环境舒适、服务完善的体验式购书中心,激发人们创意与消费激情的DIY设计制作中心,集消费、创意孵化与欣赏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创意LOFT,汇聚世界各国文化与传统民族风情的特色美食街,集学习、娱乐于一体的艺术培训中心等各种既有文化品位又充满活力的文化休闲活动,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选择,它本身就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平台。
三、以资源整合实现产业融合发展的途径探析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借助文化来提高品位,增加魅力,文化依托旅游能激发活力,生命永续。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是历史的发展趋势,既有利于经济社会效益的提高,又可有效的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能在在扩内需、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的过程中担负极大作用,又符合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还可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引擎力量,因此,实现二者顺利融合,既是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深情呼唤,又是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新着力点。
资源整合是指由一方发起,联合另一方或多方的整合,其突出特点是基于共生机理,以互利作为出发点,共同联合、努力获取和组合新资源。鉴于此,以资源整合实现产业融合的路径就越显重要,整合路径直接决定整合效果,影响融合效益。结合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资源的类型、分布及优劣势等,华汉旅探索出几大整合途径:
1、以规划整合带动资源整合,实现文化旅游良好发展
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不应仅是小区域内的排列组合,而应是全国在文化旅游整体发展规划下进行的整合。规划整合就是在已有成熟线路基础上,达成“大点带小点,长线引短线,宽面分窄面,大圈带小圈”的规划思路。
大点与小点是以景点的等级及价值为区分点,大点即精品线路中的世界文化遗产或国家 4A 级以上旅游景点,而小点指地域性的文化旅游景点;长线与短线是以线路在交通上的可进入性以及线路上景点的价值为区别,长线指连接处于主要交通干线上的或者价值较高的景点的旅游线路,短线则指连接处于次级交通干线或小点的旅游线路;宽面与窄面、大圈与小圈主要是以旅游景点与旅游线路结合形成的旅游网络的大小。因此旅游的规划整合实际上就是对“点、线、面”的整合,即旅游上经常出现的“点轴”思路。点的选择至关重要,是整合的基础。
2、以核心产业整合支撑产业,构建文化旅游良好发展平台
借鉴魏小安(2006)、郑胜华(2008)、弓志刚(2010)等对休闲产业的分类,依据文化旅游产业内部各行业与旅游消费的关联程度及产品属性,可将文化旅游产业分为核心产业与支撑产业。其中核心产业是直接为旅游消费者提供旅游服务的文化旅游企业群,如文化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演艺业等。辅助产业是为核心产业提供物质支持、交通和各类支撑服务的相关企业群,如交通运输业、文化工艺品制造业、餐饮业、金融服务业等。
核心产业与支撑产业是共生的关系,相互促进,互为支持。以核心产业整合支撑产业,主要在于运用文化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来整合相关基础设施产业。即通过文化旅游的扩散效应带动交通业、住宿餐饮业、旅游产品制造业等产业的发展,不断完善文化旅游产业“吃、住、行、游、购、娱”的综合功能。
3、以不可移动的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可移动文化旅游资源,实现有形与无形的融合
文化旅游资源是否可移动与其是否有形紧密相连,一般认为,不可移动的文化旅游资源常以物质文化资源为表现形式,而可移动的则常以非物质文化资源产表现。可移动非物质文化资源本身具有小、散、乱的特征,在整合开发中具有与生俱来的劣势,资金、文化价值、经济发展、民俗流失等都会造成其传承的间断;而不可移动的物质文化资源由于其物态性质,可以长期的存在发展,可以以旅游资源的形态传承,但内涵开发不够却会制约其发展。结合二者的特点,我们发现借不可移动的物质文化资源整合可移动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可以很好的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因非物化形态难以传承,物质文化遗产因内涵开发不够难以发展的缺点,二者的整合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要实现有形和无形的整合,就是通过主题展示及非物质文粹园的形式,将民俗项目和动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增加旅游者的参与性,变普通的观光旅游为丰富的文化旅游。
4、以文化资源整合旅游资源,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不仅是景点文化内涵的挖掘,还应该是在资源整合驱动下的产业资源的整合。因此借助对文化与旅游两大产业内部的各个分支部分进行整合才可达到实现全面整合的目的。
5、以大景区整合分散文化旅游资源,实现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
大景区是指文化内涵浓厚、规模较大、级别较高(一般 4A 以上)的景区,一般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国家 4A 级以上景区等,借助大景区的静态效果来对分散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移植整合,实现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可行的思路。
6、以整体营销整合企业营销,塑造区域文化旅游品牌
营销整合的概念源于管理学。在管理学领域,营销整合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企业与外界的融合问题,即在整合基础上实现与竞争者“和平共处”,让消费者高度满意。现将营销整合的概念引入到资源整合上,则是指以游客为中心,对不同地市、不同资源的相关营销因素进行重组,统一文化旅游的发展目标,统一文化旅游的整体形象,以此来传递给游客文化旅游的综合信息,实现吸引游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