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专题 > 实战经验 >
实战经验
一个获得省长高度评价的全域旅游规划案例——兴安大北极旅游区全域旅游规划探析发布日期:2016-12-28 作者:华汉旅业
抓紧机遇:开展全域旅游亟不可待
当中国旅游发展进入“全域时代”,各个地市都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最有效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在漠河县凭借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成功入围“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之际,如何充分利用示范区优势,打造漠河专属的、创新的、有效的全域旅游规划方案显得尤为迫切。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领导在大兴安岭地区调研时做出的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和高标准做好旅游规划的指示精神,大兴安岭地委行署积极行动,借助“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发展新机遇和北极村荣膺国家5A级景区的契机,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全力构建“一个核心、一个基地、九个节点、四条廊道、五大服务体系”的“中国大兴安岭大北极全域旅游区”。
全省聚焦:华汉旅业用方案说话
在2014年,我院即为北极村旅游发展出谋划策并提供专业咨询,2015年至今,先后十余次派驻规划团队深入项目地实地调研和座谈讨论,经过近一年的精雕细作,形成了一份专属漠河县的全域旅游发展方案。
首席专家代改珍带领团队进场考察
该方案从一开始即受到多方高度重视,黑龙江省旅游局、大兴安岭地委行署、漠河县委县政府等领导多次听取方案汇报并与华汉旅一起为方案出谋划策,3月24日下午,华汉旅首席专家代改珍博士就该规划专题向陆昊省长进行了详细汇报。陆昊省长对规划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够专业水准,想的清楚,水平高”,“要多跟这样的专业团队合作”,一句句中肯的认可和鼓励,是对规划团队历时九个月披星戴月、攻坚克难的最佳褒奖,是对规划团队先后十余次每次十数天不畏严寒、不惧艰难深入大北极区域实地调研的最大肯定,是对规划团队那满腔大北极情怀、大北极敬畏与深爱的理解与共鸣。
战略部署:构建“大北极”的“大战略”
华汉旅业致力于全力构建兴安“全域旅游”,构建中国大兴安岭大北极旅游区,并根据漠河县旅游发展状况、机遇、问题等精心部署了适合其发展的“十大提升战略”。
一、大兴安岭:全面转型,旅游产业带动升级
进入林业全面保护新常态下的大兴安岭,转型发展需要大构思和大战略。大兴安岭地区做出将生态旅游产业培育成林区转型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决策,生态旅游将作为新常态下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抓手产业。
二、战略构想:抢抓机遇,构建大北极旅游区
借助北极村荣膺国家5A级景区契机,深化“神州北极”品牌构建,实现价值共享,推动区域发展。
三、发展定位:七位一体,目标导向创建发展
大北极旅游区将发展成为以旅游产业为核心,撬动区域特色林下产业、健康养生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休闲度假产业、会议会展产业、森林碳汇产业、体育运动产业、风情小镇打造、美丽乡村建设、森林生态环保和基础服务完善的全面发展,成为黑龙江省北部以旅游产业撬动区域社会经济实现全面发展的示范项目。
四、空间构建:瞄准全域5A,实施“11945”战略
五、产品体系:六大产品,丰富业态,强化产业动力
围绕一大品牌,突出资源特色,供给六类产品,强化产业动力
六、线索组织:深化体验,设计全时空找北旅游线
七、线路联通:自驾主导,搭建陆水空旅游网
1 构建原则:区内联通、跨省融合、对接国际;
2 自驾服务:完善大北极自驾线路,建设“3主8副”特色服务驿站;
3 低空飞行:打造1个低空基地,强化2条线路,挖掘6大看点,构建大北极低空观光网络;
自驾服务线路图

低空飞行线路
八、产业构建:强化北极“旅游+”,促进产业融合
大北极旅游开发中要加强旅游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林区产业结构转型,进一步夯实大北极社会经济发展的产业体。
九、管理运营:把握互联网+,创新开发管理运营模式
把握互联网+,搭建1个平台,建设1个系统,策划5大节事,创新大北极管理运营模式。
十、公共服务:完善服务,构建安全便利、文明有序的旅游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