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汉旅案例
中国漠河北极村旅游提升规划
项目地点:黑龙江漠河县北极村

服务内容:提升规划

项目类型:旅游景区

项目规模:435.4ha

委 托 方: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人民政府

关 键 词: 景区提升、北极旅游、北极村

项目背景: “漠河”、“大兴安岭”、“北极村”……,每一个国人心中都有一个“漠河梦”、“兴安岭梦”和“北极梦”,经过近20的发展,“到北极村去找北”已经成为黑龙江省乃至全国旅游者向往的一个特色旅游目的地,每年接待近百万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观光者、北极朝圣者、文化探秘者和边疆体验者。2015年8月北极村景区荣膺国家5A级景区,进入旅游提升发展最佳时机的北极村景区,已经在接待人次、景区建设、旅游收入和市场知名度上取得一定成功,但是与国内其它5A级景区对比来看,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其旅游发展水平与国家级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不相匹配,北极村景区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为了做精做强北极村景区,形成漠河乃至大兴安岭大北极旅游的龙头示范,我院接受漠河县人民政府委托,规划编制《中国漠河北极村旅游提升规划》。该规划的编制对漠河乃至整个大兴安岭北部旅游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核心问题:进入旅游提升发展最佳时机的北极村景区,已经在接待人次、景区建设、旅游收入和市场知名度上取得一定成功,但是与国内其它5A级景区对比来看,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其旅游发展水平与国家级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不相匹配,北极村景区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资源挖掘利用处在初级阶段、旅游景区体验环境不尽完美、参与体验项目业态不足、冬季和夜间旅游发展不足、基础配套服务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旅游营销方案方法体系需要创新设计、北极村对漠河全域旅游带动力亟待发挥。
解决思路:北极村景区从环境、业态、功能、产业、管理、营销、服务等各个方面进行创新升级,打造典范5A、创新5A、活力5A、永续5A。
一、整治村落环境,优化旅游氛围
按照尊重历史、深挖文化、因地制宜、便于推行的原则,规划制定了《北极村环境整治与美化规范》,从建筑风貌、院落空间、街道立面、景观绿化、广告牌匾、道路交通等六个方面进行规范。
针对建筑风貌,立足传统,结合业态,提出保护、修缮、改造、拆除四种解决方案,改造方案主要包括原木干挂、板皮干挂、黄泥粉刷、装饰修补,以最低的成本达到风貌协调、彰显特色的效果。
针对院落空间,根据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方式,分为餐饮接待型、居住接待型、旅游购物型、文化体验型、综合接待型、自足生活型等六种类型,分别进行了院落空间的引导性设计,解决生活设施摆放凌乱、接待空间不够整洁、院落特色不足等问题。
针对街道立面,强化了漠河地方传统、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生产生活习俗的展现,着力营造一个北极风情浓郁的文化生态原乡。
针对广告牌匾,设计了“立式木构架、立式实木板、横式木构架、横式实木板和牌匾式”五种样式,对形式、尺寸、材质、色彩和摆放位置进行规范。
二、丰富功能业态,强化产业动力
通过 “北极民俗体验、夜间休闲娱乐、界江观光游乐、森林山地运动、北药养生度假、北极大健康产业、冬季极限挑战、中俄边境风情体验”等全时空、深体验业态的打造,丰富北极村功能结构,拉长旅游产业链,增强产业融合力和带动力。
三、改革运营体制,创新营销服务
改革景区经营管理体制,科学分离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引入主力运营商,引导居民社区参与,形成体制创新、运作灵活、政府、企业、居民、游客等多方共赢的运营模式。基于“互联网+”理念,以“新媒体营销”和“全员、全域营销”为核心,全面开创北极村营销推广新局面。建设智慧景区,完善监督管理,建立北极村旅游警察支队,实施旅游综合执法,构建文明有序的旅游环境。
四、以北极村为龙头示范,推动大北极旅游圈的建设
以国家5A级景区——北极村景区为核心,整合黑龙江源头——洛古河村、中俄风情北红村、地理极点乌苏里浅滩、雄浑龙江第一湾、雅克萨纪念英雄古城岛、北极风物比让岛、民国记忆胭脂沟、地质奇迹北极石林、童话小城漠河、北极林场二十八站等漠河县、图强林业局北部优质旅游资源,构建的大兴安岭北部、乃至黑龙江省北部的全域5A品质的超大型景区,以北极村景区为核心撬动大兴安岭全要素、全空间、全时段、全产业的全域旅游发展,形成新时期黑龙江省和全国旅游发展的典范,打造成为全国旅游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引领示范项目。
童乡亲子旅游综合体运营服务商
园区简介:
童乡亲子农场(郑州园区)位于郑州市新郑市新村镇,大学南路与上等高速交叉口向南2公里处。该园区占地面积521亩,作为童乡的创新实践基地、人才培养基地,采用第一产业为主,带动第三产业发展,融入体验式二产的开发模式,以“食用玫瑰”为本底,以“精致农业体验化开发”为主导,本着匠心精神打造整个园区,将园区建设成为“特色农业经济”“亲子农业休闲”“自然游憩教育”“创意农产品加工体验”“少年创客”于一体的“第六产业”综合产业开发项目。
特色项目:
童乡郑州园区重点建设有花海营地、丛林拓展、疯狂轮胎、彩虹乐园、动物世界、农耕文园、精灵王国、职业体验、童乡福海、冰雪水寨十大特色项目,率先推出小童自然笔记、小童农事体验、小童手工课堂、童子军野外生存营、小童田园食育课堂、童宝童妈互动营六大自然游憩教育课程。
童乡成就:
园区风采:
童乡活动节选:
幼儿园及中小学团队游客入园节选:
郑州童乡基地,创造了2个月开业、300亩园区日接待量1.2万人次、开业7个月接待量达15万人才的业绩,成功带动周边休闲农业、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的建设运营,也成为中原地区亲子旅游、主题农场开发的标杆项目。
德江县桶井乡乡村旅游扶贫总体规划
项目概况:
1.国家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工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带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田园综合体成为促进乡村发展的时尚新风向。
2.贵州省持续落实“百区千村万户”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工程,开展旅游行业“万企万村”结对帮扶活动,大力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
3.铜仁市:全域旅游大发展,实施扶贫攻坚工程
4.德江县:地处铜仁市乌江画廊山水民俗休闲区,山水观光休闲、民俗体验是未来发展重点方向;德江县构建黔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和贵州省旅游发展为桶井发展乡村旅游创造了良好契机。
5.桶井乡是德江县特色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板块也是德江民俗民间文化体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乌江经济走廊上水上观光和民族风情旅游的节点之一。构建集土家族传统文化示范地、乌江休闲养生体验地、农旅一体绿色乡村深度旅游目的地成为未来桶井乡域经济发展重要方向。
核心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重视程度不够、交通条件制约、打造力度小等因素,桶井乡一直未能成为旅游区,绝大部分旅游资源尚处于原始状态,旅游对经济的拉动效应未能充分显现。
解决思路:
以乌江自然山水环境为基础,坚持“大生态、大文化、大扶贫”基调,以土家风情、乌江文化、乡村民俗为内涵,以脱贫致富、产业升级为目标,以乡村旅游为路径,有机整合桶井乡资源、文化、产业、村落等系列要素,打造融乌江山水观光、田园休闲、土家族文化体验、山水运动娱乐、旅游康养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脱贫攻坚示范乡镇、农旅一体的特色小城镇、乌江原乡休闲旅游目的地、黔东北地区最具幸福感乡村。
品牌形象:
乌江原乡.幸福桶井
总体空间布局:
一带•双核•五组团
一带:
乌江旅游观光休闲带
两核:
桶井乡旅游休闲服务核
新滩村乌江文化体验核
五组团:
乌江民俗体验组团
古村文化探秘组团
滨江森林度假组团
生态创意农业组团
乡村休闲娱乐组团
四川省西充县青龙乡蚕华山村省级乡村旅游示范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
项目背景:本次蚕华山村乡村旅游建设是在全国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在四川省建设省级乡村旅游示范项目的重大机遇下,在西充县乡村旅游升级的时代要求下,紧抓蚕华山村成功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品牌机遇,通过村庄的旅游开发,促进村庄产业调整 ,改善村庄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提高人居环境,打造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新型美丽新村。
本规划是在《四川省西充县青龙乡蚕华山村省级乡村旅游示范项目总体方案策划》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指导蚕华山村相关设施的建设施工。最具幸福感乡村。
核心问题:蚕华山村和大部分村庄一样,青壮年外出务工较多,常年闲置的建筑较多,同时至今仍保持着其淳朴的原生态系统,传承和凝聚了川东北传统村落的文化脉络,蕴含了农耕文明的精华,是名副其实的“中国传统村落”,但如果置于四川省内或者川东北比较,可以说,其建筑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田园生态价值就不是很突出了,只是很多人童年的乡村“家园”,很亲切,很熟悉。所以,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如果不坚持科学的规划原则,秉承明确的开发思路,按照传统乡村旅游发展方式开发,不仅现代社会的涌入带给这个地方的破坏将让人民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也不能完全凸显其村落价值。所以,蚕华山村应以普遍性塑基础,以独特性塑品牌,打造西充传统村落的旅游吸引力,塑造保护与开发共融模式。
解决思路:
一、基于蚕华山特色“三农”现状下的资源利用模式
基于空心村闲置住宅资产性复活的民居开发模式设计,以最小的建设量,盘活利用村中长期闲置的房屋,形成了高、中、低不同档次的民宿以及餐饮和休闲业态。村庄建筑风貌按川东北传统民居进行控制,通过对风貌不协调的建筑,在改变外立面原有的特征和基本材料的前提下,按照原有特征、使用相同材料进行修复,建筑外观可见部分应尽量使用旧木材、旧石料、旧砖瓦,严格按照其原始状态,做到修旧如故。发展旅游导向的有机农业发展模式。
二、基于互联网新思维下的乡村旅游智慧发展模式
建立基础设施保障,提供完备的景点网络、交通、医疗卫生等基础公共设施,是实现智慧旅游的硬件保障。结合各乡村旅游景点的特色,整合乡村各项地理信息、人文资源信息,建立相应的智慧旅游基础服务系统,为乡村智慧旅游建设提供专业服务。
三、基于村落肌理下的空间构建模式
联动青龙湖·构建乡愁体验地,规划将蚕华山村作为大青龙湖的乡愁体验地,不仅从民居、农田、山体层面保留了原生态的村落风光,更是从原乡民宿、原田农乐层面打造一个健康、活力的人文栖息地,同时,借青龙湖之水和景,总体构建了大青龙湖格局中的原乡体验旅游板块。
1、空间布局理念
以“组团式·主题化·差异化”的空间布局理念,依托每个区域的特点和优势资源,将蚕华山村打造为一个功能布局合理、体验主题相对集中、各分区产品差异化发展的宜居宜游传统村落。
2、空间开发理念
尊重村庄肌理,秉承“从点到面,串点成线”的开发理念,不进行规模性的革故鼎新式的建设,尽量减少对传统村落风貌及民俗风情的影响。只通过小体量的推旧出新,丰富产业业态及项目内涵,满足乡村旅游发展的需要。
3、空间格局构建
一心·一核·两山·四组团
一心:入口门户与服务中心,为旅游集散、导览等服务及村民公共事物管理与服务中心;
一核:以严家大院、严家老屋等传统建筑为主体,当地民俗体验为依托的文化休闲体验核 ;
两山:蚕华山--宗教养生山、龙华山—探秘运动山;
四组团:山里水乡休闲组团、休闲田园组团、原乡民宿体验组团、山水野奢度假组团。
山东临沂迷龙湖休闲农业开发项目旅游总体规划及重点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
项目概况
本项目制作以周边景区特点纵横对比分析为切入点,结合项目地近、中、远期客群市场判定以及项目地周边人均消费水平等综合因素,同时对接国家对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指导与对应项目开发补贴措施,充分挖掘项目地环境优势以及文化资源背景,最终对项目制作提出准确的发展方向和规划、运营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