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汉旅官方微博

最新动态

竭诚为您服务

咨询热线010-84856515

24小时专家热线010-84856515

在线交流

经典案例

  • 河南登封“天地之中”旅游新城概规、控规及城市设计
  • 洛阳市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
  • 河南省平顶山市文化产业规划
  • 盘县竹海旅游景区建设发展规划
  • 重庆万州长滩温泉——潭獐峡旅游景区规划

首页 > 技术专题 > 实战经验 >

实战经验

景区提升:基础提升+创新趋势发布日期:2017-02-21  作者:华汉旅业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景区已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如何有效的实现景区提升,华汉旅从两个方向上进行分析、归纳。
 
 
  一、基础提升:
 
  1、产品
   
  传统观光景区旅游产品单一,深度开发和挖掘严重不足,开发建设水平低,品位不高,缺乏深度和广度,同时,游憩方式设计简单,缺乏一批科技含量高、参与性、娱乐性强的旅游产品,缺乏游客的情境体验和互动参与。在投资建设旅游项目的同时,缺乏科学的论证,没有突出文化特色,没有把人文景观和当地的历史、自然地理、风俗有机的结合,使之协调配合。很多景区都是运用常规的思维而产生出来的平庸产品,没有旅游感召力,形不成一种标志性的旅游品牌,显示不出独有特色和强烈的个性魅力,致使整个景区形象苍白模糊。其实旅游资源只有与文化相联,才能有活力,才能有根。以迪斯尼乐园为例,迪斯尼公园是风行全球的人造主题公园,它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原因是立足美国文化,美国文化本身是强势文化,并且还在不断强化中。中国文化更为博大精深,但是我们对文化的发掘却还远远不够,大多数只停留在外形渲染的层面上。旅游收入主要靠门票和场地租赁,综合效益较低。 
 
  2、营销   
   
  对于景区来说,营销还是一个软肋,往往存在着渠道不畅、市场不准、措施不到位的困境。很多景区是政府在管理,没有完全市场化,所以,一方面对营销的认识还不够,费用投入不大,另一方面也缺乏专业的营销人才,营销不成体系,对市场变化的反应程度不够,往往是轰轰烈烈的开始,草草的收场。在新媒体的利用方面,忙于追风,而并没有深刻理解其内涵及运作原理,最后悄无声息的消失。  
 
  3、管理     
   
  目前,景区的管理虽然已引入了职业经理人的模式,但基于其体制的特殊性、面对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基础设施和服务不到位,有些景区根本谈不上服务,基本上处于圈地收门票的阶段,游客吃饭、上厕所等基本需求都无法得到满足;停车、排队难等问题,也突出反映了景区管理方在组织和监控方面的缺失;景区经营管理者资源保护意识单薄,污染防治与控制等措施不到位,造成景区内环境污染严重;景区标识系统的引导性不强,没有从游客游览习惯和游客心理的角度出发去设计,也缺乏一些本土特色,跟周边环境不能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在游客的安全保障方面,缺乏经验、技术和告知等。  
 
  4、服务
   
  优化游线、景观节点、休憩平台和服务设施——实现精细化开发在“爆棚”情况下,景区开发中众多不合理问题就暴露了出来。游线无法串联景区内的核心景点、没有从游客切身的游览习惯和喜好出发进行设计、让游客走回头路等;缺乏具有强吸引力的景观节点;休憩平台不足……对很多景区来说,在进行规划设计时,要考虑“多路径”、“多节点”的游赏方式,科学打造休憩平台和服务设施,既要与周边环境、当地文化契合,也要从游客心理出发,基于人本主义来设计,全方位实现精细化开发。就游线来说,在景区中,游线与游客体验息息相关,游线单一容易使游客在同一时间内集中在同一地段,在游线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对场地、景观视线、游客游览习惯做深入分析;其次,本着扩大游览范围、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丰富游客体验、多节点特色化设计的原则,合理进行景区空间分区,合理设计多条游览路线,使得游客能够以各种角度体验景区;最后对游线节点上的休憩节点、换乘节点、服务设施等进行设计。
 
  5、环境
   
  资源是景区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吸引游客前往游览的重要因素,包括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历史文化资源、民俗社会环境等传统资源,以及各类产业资源、生产与社区环境三个方面。无论是观光型景区还是遗址型景区,每一次遭遇“爆棚”现象,都是对自身资源的毁灭性打击。
   
  对于风景名胜区型景区来说,生态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应严格按照《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执行,在景区内打通游线,设置基本的配套设施,最大程度上保护资源的原生性。而酒店、养生、娱乐等设施在景区外围发展。对于资源一般的休闲型景区来说,内部可以建设适量的住宿、餐饮、娱乐等设施,但一定要注重与自然保持和谐统一,要通过新材料的应用、外立面的包装及创新的建筑景观打造手法等使其位置、材料、造型、色调等方面与景区的环境实现融合。
 
  二、创新趋势
 
  景区升级的最终目的是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提升游客满意度。未来景区升级发展将会呈现出以下趋势:   
 
  1、建立和完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实现智慧升级    
 
  每年黄金周,很多景区都会出现游客拥堵、滞留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景区的公共管理没有到位。信息披露不及时、预警制度执行不力,使游客无法合理判断出游选择,最终造成游客扎堆、景区超容的“爆棚”现象。    
 
  智慧旅游是国家正在大力提倡的一种依托于新技术利用的旅游支持系统。在景区升级的过程中,景区管理的智慧化,以及游客体验、服务的智慧化,可以提高管理效率、节约管理成本,形成良好的预警系统,在游客量大时实现有力疏导。    
 
  景区管理的智慧化,包括无线通讯网络的规划建设、3G视频监控、ERP系统的导入、实时客流量自动统计分析等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游客体验、服务的智慧化,包括自助APP导览、互动体验游乐产品的设计等。通过以上高新技术的使用,可以:    
 
  第一,在网络、电视等媒体渠道实时公开信息,引导游客合理选择出游地点,避免游客扎堆;第二,当游客接待数量超过景区最佳和最大容载量时,及时启动应急措施,例如放缓或暂时暂停售票、在景区某些拥堵的地方采取分时段限流等,有利于疏导游客。    
 
  总之,在景区升级的过程中,依托原来的数字化发展,在景区管理、景区营销、景区产品规划设计方面实现智慧更确切的说是智能升级,是未来的一个市场趋势。
 
  2、外部联动与合作——实现多赢  
  
  根据国家旅游局节假日对一些景区的监测数据,一些热门景点的游客接待量远超最佳容载量,而其周边的一些景点则相对来说承载负荷不是很大。但受限于我国旅游经济主要依靠门票的现实背景,这些热门景点宁愿“撑死”,也不愿限制或分散客流。 为保证国民旅游体验度、保护景区资源、保障景区的经济效益,处于同一区域的景区,其合作的价值要远远大于竞争。,在旅游景区产品开发过程中要树立大旅游观念,周边旅游地形成资源共享、产品互补、客源互流、串线成网,开展区域宣传和营销合力,联合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目的地,最终实现双赢乃至多赢的局面。   
    
  3、空间扩展——以景区为平台实现休闲综合开发
 
  也许我们在旅游中都有过类似的经历:白天看景、晚上睡觉,似乎游程很满,但好像没有达到舒缓压力、放松心情的效果,也并没有对此地留下什么特殊印象。这反映了景区发展现状与游客需求之间的不对等,在游客对休闲、度假的需求日益凸显的今天,景区并没有做出相应的改变。未来景区应实现“旅游引导的休闲综合开发”,完善配套设施,增强接待能力,营造休闲度假氛围。
 
  休闲综合开发,最缺乏的是开拓景区的休闲度假空间。值得注意的是,老景区由于环保和用地限制已无解决此类需求的空间,而在与主景区相连、相邻的广大周边有此类空间,景区的开发可以向此来拓展。这种空间拓展方式的关键,是以景区为吸引核,依托其生态资源、优美环境及大量客源,在外围形成一个休闲聚集区或是休闲小镇,并聚集酒店、餐饮、商贸、温泉、运动、会议等各种业态,在此基础上形成产业积聚,带动更大面积区域的开发。山上旅游观光,山下休闲体验,两者资源对接,功能互补。而新建休闲度假地能最大限度的解决传统观光的弊端,满足游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