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10-84856515
24小时专家热线010-84856515
文化旅游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互动、融合发展而形成的新兴产业和绿色产业;它以旅游作为文化创意的载体,以文化创意提升旅游发展质量。文化旅游产业关联带动性强、综合效益好,对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生活品质具有较强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和趋势是园区化。文化产业园是文化产业发展在地理空间上的聚集而形成的集创新、孵化、管理投资、后勤和产权交易等系列功能为一体的园区。纵观国内外的情况,文化产业园的社会功能可以归纳为10个方面,即:文化功能、发展功能、集聚功能、平台功能、产权保护、教育功能、娱乐功能、文化保护、文化提升和去城市性功能。
![]() |
文化部先后评选出三批6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除了上海张江文化产业园区是以文化和商业相结合,其余5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均以旅游文化为主题,其概况如下所示:
表1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比较表
名称 | 园区概况 | 重要旅游景区 | 主导产业定位 | 区域特性 | 扶持政策 |
华侨城集团公司 | 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1985年项目启动;占地9平方公里 | 深圳华侨城旅游度假区(5A) | 旅游+地产+家用电子业 | 旅游文化产业拓展型企业 | -- |
西安曲江新区 | 位于西安市雁塔区;2002年项目启动;占地40.97平方公里 | 大雁塔文化休闲景区(5A);大唐芙蓉园(4A)、曲江海洋世界(4A)、大唐不夜城 | 文化旅游+会展创意+影视演艺+传媒出版 | 以盛唐文化为品牌,带动旅游地产开发 | 园区推出“文化基金+贷款担保+风险投资+财税补贴+房屋补贴”等五大举措 |
曲阜新区文化产业园 | 位于山东省中南部曲阜市;2008年项目启动;占地面积56平方公里 | 曲阜明故城(孔府、孔庙、孔林)旅游区(5A世界文化遗产) | 孔子文化旅游+文化演艺+文化书画业+商业 | 依托利用孔子及儒家文化的资源优势,带动相关文化产业发展 | 推出财政税收、投融资、资产管理、土地利用及中小文化企业发展等文化经济政策 |
沈阳棋盘山开发区 | 地处沈阳东北部,距沈阳市区17公里;2008年项目启动;占地203平方公里 | 清福陵(世界文化遗产);棋盘山旅游风景区(4A);沈阳植物园(4A) | 旅游休闲业+文化创意产业+生物技术产业+生态商务服务业 | 基于棋盘山优越生态及遗产资源,以世博园举办地为契机,带动文化产业 | 政府出台《关于支持棋盘山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并出台设立发展专项资金等8条政策措施 |
开封宋城古都文化产业园 | 位于河南省开封市;2008年项目启动;占地面积14.9平方公里 | 开封古城墙、清明上河园、“城摞城”遗址博物馆、龙亭宋代宫廷、天波杨府宋代英烈、开封府和包公祠等 | 文化旅游+演艺餐饮+工艺美术+休闲娱乐 | 围绕开封宋文化内涵,发展文化产业 | 出台了《关于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意见》、《开封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制定了十大措施,加大园区建设投资力度 |
张江文化产业园区 | 位于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内;2004项目启动 | -- | 动漫产业+网络游戏+影视产业+产品工业造型设计 | 基于上海新兴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平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为基地解决资金、土地、人才和服务平台 |
上表从园区概况,重要旅游景点、主导产业定位、区域特性,扶持政策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其建设工程中,其共同点如下:
1、将地方文脉、产业基础与旅游开发及产业特征相融合。
2、创意产业升级并与其它业态互融明显,实现“文化旅游+文化产业”等多主题、功能复合的综合型园区。
3、由单一产业发展思路转向多产业集群化、多主题的产业集成。
4、创意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命脉;文化品牌带动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律。
5、地方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以及园区对文化企业的优惠政策,成为园区发展的基本保障。
二、重点案例分析——宁夏镇北堡西部影城
(一)园区开发建设情况分析
1、西部影视城概况
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的镇北堡西部影城是著名作家张贤亮出卖“荒凉”的传奇——从最初的79万元投资,到如今拥有近3亿元固定资产,集国家5A级景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实验基地三块“金字招牌”于一身,崛起于一片荒凉、两座废墟之上的西部影城成为中国文化产业“低投入高产出”的成功典范。
2、开发背景
镇北堡原本是明清时期修筑的一座戍塞边城,辛亥革命后失去屯兵打仗的作用废弃闲置,周围一些农牧民便将这里作为羊圈,在其中居住、放牧。经过数百年的风吹雨打,黄土夯筑的墙体已经布满窟窿和沟壑,两座古堡历经沧桑,磨砺出一份独有的苍凉与悲壮,为银川市文物保护单位。
3、园区建设
上世纪60年代被作家张贤亮发现,并与80年代推荐给导演,这片荒凉从此走向了影视屏幕;到上世纪90年代初,全国掀起发展第三产业的热潮,张贤亮用79万元的投资,创办了宁夏华夏西部影视城有限公司,如今,又更上一层楼,以“继承中华传统,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为主线,逐步实现了从“出卖荒凉”向“出卖文化及历史”的跨越,成为中国古代北方小城镇的缩影,镇北堡西部影城“借影视艺术之体,还民俗文化之魂”,集中了大量中华传统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再现了我们祖先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战争方式和娱乐方式。
(二)开发经验借鉴
镇北堡西部影城是在一片荒凉,两座废墟,无水、无电、无路,只有几十家破旧羊圈的基础上,以极少的资金投入,在短时内成长为中国西部最具规模、知名度较高的影视城及旅游胜地,其开发经营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1、文化旅游产业链条的打造
镇北堡西部影视城的开发,很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将单一的影视拍摄模式,转化为以“文化产品进行增值”,通过电影明星、文化的包装,是镇北堡西部影视城逐渐演变成“中国古代北方小镇”,形成了完善的文化旅游产业链条。
2、旅游导向,文化“复活”
镇北堡西部影城依托两座废墟,借用旅游,通过保护性开发“复活”古镇资源,引进民间艺人现场操作“绝活”,借用电影传播镇北堡的文化元素,利用旅游景点不断吸纳、充实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在场景氛围营造上不仅在全国范围收集古文物和古物件,并引进了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艺人,是民间的“非遗”项目在这里集聚,让游客更多的通过“活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切身融入到古人的生产、生活场景之中,从“吃、住、行、游、购、娱”等多层面感受传统民俗文化。
3、生态移民安置创新
镇北堡西部影视城作为国家5A级景区,在其创办和发展过程中,为当地居民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在影视城,70%的职工为本地居民,许多村民在餐饮、住宿、纪念品经营等行业中实现了就业,也有部分村民在景区中承担一些基础性的工作或从事传统民间艺术工作,基本解决了当地就业难的问题。随着景区的发展,特别是2005年以来镇北堡西部影城旅游得到快速发展,与之相应,当地的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社会经济得到较大发展,极大的就业机会,吸引并容纳了周边西吉、海原、固原等地区的生态移民。据调查显示,2005年之后迁移过来的,也即,自愿搬迁到此地的居民占53.8%。
三、文化产业园成功开发共性因素分析
通过国家文化级文化产业园区及重点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文化产业园区的成功开发拥有以下共性因素:
![]() |
1、具有一定的区域文化特性,一方面体现在园区所在城市本身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另一方面体现在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基础。如西安曲江新区的发展,是以盛唐文化为品牌,带动旅游地产开发;宋都古城是围绕“宋”文化内涵,发展文化产业;张江文化产业园则是基于上海新兴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平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2、在产业定位上,发展产业多以“文化+旅游”为主导,或以旅游为引擎带动地产、创意文化设计等相关产业发展。典型的有华侨城集团公司、西安曲江新区等。
3、在发展模式上,以上园区都体现了品牌发展和创意发展。一是努力形成品牌,具有较高认知度和自身特色;二是大项目带动,以上园区都形成了几个核心带动型景区,引领园区的发展;三是在建设中与相应的城市和地区经济发展相符合,提供专业化和多元化服务,进行创意生存。
4、在盈利模式上,以土地综合运用为主要盈利手段。如华侨城旅游主题公园是在一个海边荒滩上建立起了第一个中国式的旅游主题公园,培育出了锦绣中华概念的品牌效应等。
5、在政策扶持上,体现在地方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支持和园区对入驻企业的政策支持。如沈阳市政府出台《关于支持棋盘山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开封市委、市政府下发的《关于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意见》等相关政策。并且,多数园区在财政政策方面,都推出安排文化产业引导资金、专项资金等;税收政策方面,都推出文化产业减免税收等;土地政策方面,都实行文化产业项目优先支持、减免租金等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