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10-84856515
24小时专家热线010-84856515
2014年1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这是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出台的第16个中央一号文件,“三农”工作作为我国国家建设的重点之重,成为战略性问题。如何将农业现代化落到实处,调动农业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解放农村社会生产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实现工农、城乡关系的深度调整和互动融合。华汉旅从旅游规划的角度,将旅游产业与现代农业相结合,以旅游为导向,创新性的塑造现代农业园区的打造模式,创旅游导向的现代农业综合园区的典范!
![]() |
二、旅游导向下的九化运作方式
在农业现代化中对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农业经营方式的产业化、农业服务社会化、农业产业布局区域化、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农业环境生态化、农业劳动者产业工人化、农民生活现代化九大方面的要求之下,植入旅游开发的理念,通过建立农科教试验基地,加快新型农科技技术、手段的推广,延展农科教产业链;规模化种养殖既具有高经济价值又具有观赏、体验价值的品种,延展休闲农业产业链;开展特色种植、养殖等产业化经营,延展生态农业产业链;在注重基础设施的功能基础之上,形成景观道路、景观水系,延展生态农业观光链;营造最美生态环境,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增加土地价值;既培养生产性的职业农民,又培养服务性的职业劳动者,实现本地居民在家园内就业,加快农业劳动者转型成为现代产业工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画卷式美丽新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生活建设。
![]() |
三、旅游导向引导下的农业现代化的升级
1、产业模式的升级
通过旅游导向引导下的农业现代化升级,实现由单一的农业生产,向纵向的农业上下游产业(农业深加工、农产品研发、农业科技孵化等)以及横向的休闲农业关联产业(创意农业、科普教育、餐饮娱乐、商务会议等)融合发展,实现泛休闲农业的产业化,最终实现产业模式的升级;从单一的农产品供应到吃、住、行、游、购、娱、体、疗、悟等多方位的综合休闲度假产品供应,实现产品模式升级;从单一的传统住宅地产到休闲度假、商业、会议等休闲综合地产的土地开发模式升级,在有效的土地空间实现效益的最大化,最终实现最美乡村的建设。
![]() |
2、溢出效益的实现
通过旅游的引导,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将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大综合效益,同时将会带来诸如品牌效益、制度效益、聚合效益等众多溢出效益的实现。
1.旅游效益:良好的生态环境,多样的观光、休闲、度假产品,吸引大量游客进入,带来旅游收益; |
2.品牌效益:旅游开发,形成品牌,带来市场影响力; |
3.地产效益:旅游开发,环境打造,就业机会增加,吸引生态置业人群,带来地产效益; |
4.社会效益:可吸纳农业生产劳动者与服务从业人员就业,满足都市多样化消费需求,为市民与农村交流、接触体验农业提供了场所和机会,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
5.生态效益:采用节能清洁能源、有机化农产品生产和循环农业措施,很好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园区的林地、果树、苗木花卉资源,增加了园区绿植覆盖,形成了良好的宜居养生生态环境; |
6.制度效益:探索旅游主导型的农业现代化建设经验、美好乡村建设经验,探索农业现代化的示范经验、生态经济的发展路径和经验; |
7.聚核效益:通过休闲农业项目的建设,发展休闲港湾,聚集休闲农业龙头企业;树立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农业化、新型城镇化同步发展的典范; |
8.经济效益:根据投资收益分析,项目建设运营后,经济收益可观,同时辐射带动周边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成为都市农业和生态养生休闲展示窗口。 |
四、小结
通过旅游的导向化开发,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支撑,拓展休闲、旅游观光和劳动体验、科普教育等功能,建设成为生产、生活、生态等多种功能兼具相融的区域特色农业园区,实现现代农业的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