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专题 > 实战经验 >
实战经验
巴山原乡·中国亢谷:“景区 + 乡村旅游”型乡村振兴||华汉文旅乡村振兴案例三发布日期:2019-06-03 作者:华汉旅业
以北京华汉旅规划设计研究院和童乡投资运营体系为核心的北京华汉文旅集团,在 18年时间内,秉承“精准定位·创意落地”的技术理念和“无创新不规划·无突破不结项”的责任信条,完成了百余个乡村建设、乡村产业、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项目的规划设计,其中还参与了一部分项目的后续宣传营销、运营管理、项目申报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乡村规划运营经验。选取其中 15 个案例进行分享,分析了其中包含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和具体路径,供其他项目作参考,以飨读者。
2014 年 6 月,原国务院副总理、现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同志到重庆调研农村改革工作,并实地调研了城口亢谷景区(如图所示),对景区的原乡设计风格和旅游发展对该地旅游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近年来,城口以乡村旅游作为着力点,按照“重点景区 + 乡村旅游集群片区”的发展思路,全力推进大巴山森林人家集群片区建设,通过实施旅游扶贫开发等措施,将乡村旅游打造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形成了生态美、百姓富、产业兴的良好局面。
中国亢谷景区现状图
2013 年 3 月,华汉旅受委托编制重庆城口“中国亢谷景区”发展规划,以“巴山原乡”亢谷文化挖掘为创意引领,以“中国亢谷”国家 5A 级景区建设为基本目标,以主干性的景区概念系统(体验系统)、景观系统、游憩系统、接待系统及标识系统的设计为基本依托,形成景区整体旅游系统设计,最终打造“原乡文化”的主题景区。2014年年初,中国亢谷景区规划设计成功落地并深受四面八方游客的称赞。以重点景区为龙头、大巴山森林人家集群片区建设为核心的乡村旅游新引擎,成为重庆城口乡村扶贫、乡村经济逆袭的重要抓手。
(一)巧借生态资源,推动乡村旅游加快发展
城口地处大巴山腹地,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森林覆盖率达 67.5%,高居重庆市榜首;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位居全市第一;常年平均气温 13.9℃。
良好的生态资源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此,华汉旅致力于推动城口充分利用“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重山国家森林公园”“巴山湖国家湿地公园”3 块金字招牌,围绕“重点景区 + 乡村旅游集群片区”的总体思路,聚力推进亢谷国家 5A 级景区以及按照国家 3A 级以上标准打造的 6~8 个乡村旅游集群景区的建设,持续推进重庆特色旅游基地、全国知名山地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让这里的山川、森林、溪水等宝贵的自然禀赋,成为城口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
(二)打造“巴山原乡”乡村旅游品牌,推行“景区景点 + 大巴山森林人家、生态特色效益农业 +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从 6 户民宿起家,到“巴山原乡”品牌的声名远播,一路走来,可谓“无中生有”、踏石留印。户带村,村带村,进而依托重点镇、景区,实施片区联动、抱团发展、商旅融合。城口大力实施巴渝民宿项目,打造一批“大巴山森林人家”集群片区,推进全域旅游创建,着力构建“核心景区旅游 + 全域乡村旅游”发展格局。
1. 通过联合协作,共推“大巴山森林人家”品牌
成立了东安旅游协会,还联合周边河鱼乡、岚天乡和北屏乡等乡镇组建了重庆北极乡村旅游扶贫协作区,通过联合、协作的方式借助市、县两级宣传平台,对“大巴山森林人家”品牌实施打捆营销。
2. 机制改革、模式创新,构建持续增收稳定脱贫的产业架构
通过打造高标准、高品质且富有人文内涵、经营特色的体验式民宿平台,重点探索农村土地房屋产权管理、受益分配及农村资产股权化投入等新机制和新模式,带动贫困人口搬迁和扶贫开发,推动旅游业供给侧改革,探索农村土地制度和产权制度改革路径,构建持续增收稳定脱贫的产业架构。
3. 围绕农产品变农商品,凝聚乡村产业振兴新力量
大力发展电商扶贫,助力城口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帮助农户实现脱贫致富。建立县域电商运营公共服务中心,培育扶持一批电商龙头企业,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电商站点,整合物流配送体系,抓好电商培训,引入阿里淘宝,开通京东、淘宝等第三方电商平台,打通了农产品销售的全渠道。
构建城口农特产 B2B+O2O 销售渠道,着力构建城口生态农产品全产业链建设。计划在未来 2~3 年内完成城口老腊肉、山地鸡、中药材、薯类淀粉、中华蜂蜜、食用菌、高山蔬菜、茶叶等产销产业链的整顿和构建。
4. 实施“三变”改革,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
大力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着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探索出“村集体 + 农户 + 公司”生产发展型、“村集体 + 合作社”资源开发型、“村集体自主经营”项目带动型以及村文化保护型等多种模式。
以城口县月峰村为例,便是以“村集体+农户+公司”的模式,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村民以及城口县松坤菌草公司合股联营,共同成立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方式来进行的。
合作社以 100 万元资金和 40 亩土地入股,建立了 120 个食用菌标准化大棚,预计实现收益 150 万元,届时平均每户农户每年可享受分红 2100 元。
通过在全县 36 个基础较好的村首批开展农村“三变”改革试点,目前入股农民达 6254 户 2.63 万人,吸引了 50 多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改革,撬动社会资本投入2000 多万元。
(三)以规划设计为引领,强化“巴山原乡”大品牌建设
在接受“巴山原乡·中国亢谷”规划设计任务之初,华汉旅就在“精准定位,创意落地”规划理念的指导下,通过长期实地考察,注意到“亢谷”是以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亢文化”为灵魂主导的中国代表性的原乡文化之一。在规划设计时,华汉旅将“中国亢谷”定位成:在地理环境基础之上引导出来的,打造“原乡文化”的主题景区。
1. 景区大门
如果你抵达的是景区西大门(如图所示),一个充满亢谷民居特色的、轮廓隐现着一个“亢”字的大门便会映入眼帘,浓郁的原乡风情扑面而来,给你以最原真的第一印象。
设计理念:以亢谷原有民居形态为基础,与该处地形统一融合,具有浓郁的原乡风情,其轮廓隐含一个“亢”字。
景区西大门建成实景图
2. 居民点外立面包装设计
(1)青龙峡居民点外立面包装
该居民点外立面在原有墙体上增做装饰性木构架包装,户外广告统一木质化处理,简单有效地提升了建筑形象(如图所示)。
青龙峡居民点外立面包装效果图
(2)鲜花村居民点外立面包装
鲜花村建筑采用装饰仿木雕鲜花图案处理(如图所示),使“鲜花村”有名有实。
鲜花村居民点外立面包装效果图
(3)东安乡场镇建筑风貌改造
对于有结构条件的、重要位置的建筑在局部做装饰性挑檐,裸露的大面积岩土、视觉较差的自然立面搭配观赏性较强的桃树、杜鹃、竹子等植物,(如图所示)。观景平台的设置完善了该区域的旅游功能。
东安乡场镇建筑风貌改造效果图
(4)亢河隧道外立面包装设计
该段落的 10 个隧道采用在顶端增做装饰性挑檐的包装设计,对应横撑部分做假立柱,户型沿口做木质收口,悬挂装饰性强的木质标牌(如图所示)。
亢河隧道外立面包装设计效果图
亢河隧道外立面实景图
经改造,建筑外立面风貌简洁干净,统一的土坯色和挑檐处理,使个场镇整齐划一,散发着浓厚的巴山原乡风情。
3. 标识系统设计
设计围绕“中国亢谷·巴山原乡”的景区形象定位,充分还原景区应有的特色。
材质选用当地传统民居灰瓦、土墙、砖石、原木等建筑元素,突出亢谷原乡乡土、乡风、乡情,使其与当地风貌相融。
标识体量、尺度结合当地地域结构,多为山体、峡谷、河滩,视野较为开阔、空旷,采用较大体量,使游客在复杂的环境中一目了然,起到标识的导引作用。
造形结合各景区特色,赋予其生动形象的外形,使在景区命名的基础上,结合图像令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活泼中不乏乡趣。
旅游标识系统设计风格按照项目地分为三段,每段为一个系列,使其在风格统一基础上蕴含变化(如图所示)。
渔儿湾标识牌设计
野猪梁艺术标识牌设计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巴山原乡,中国亢谷,正成为城口乡村旅游的金字招牌,成为城口乡村振兴的一面旗帜。